(三)、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报考学校资料
1、高校投档分排名----院校调档线
各省、市、区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档案,按总分(高考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第一志愿投档后,会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分数线。这条线,各省市区招办和社会各界通常称之为投档分数线,院校则称之为调(或提)档分数线。院校调档线的产生是主要由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以及诸多因素所决定的。笔者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选校资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比学校综合实力排名的作用还要大,理由在于:(1)、学校综合实力排名的局限性。学校综合排名就仅仅体现学校的综合实力,而不反映其他;(2)、高校投档分排名的直接性。高校投档(录取)分排名,它既产生于上一年高考招生过程中的投档,同时又将起作用于当年高考招生的投档过程,那么,用它来指导高考志愿填报无疑具有直接的效果性。(3)、高校投档分排名的全面性。高考志愿填报选择学校包含了许多学校综合实力排名以外的内容,如地区差别(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中心与非中心、东部与西部)、学校变化、专业冷热、就读心理、价值取向、就业趋势等等,而学校投档(录取)分排名恰恰包含了这些内容,并且是它们的集中反映。(4)、高校投档分排名的简便性。高校投档(录取)分排名的的资料易于收集,几张报纸,加一份反映分数排名变动原因的表格,就算完事,真是简单方便实用。更何况我国权威部门、机构(即官方)没有发布全国高校的综合性实力排名。
2、近3~5年心仪高校的录取分(录取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备选学校一般不应少于20所。一般来讲,一个大学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在社会上以及广大考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都是比较稳定的。大多数学校的录取分数也是比较稳定的。参考学校录取分数线,一要结合学校的历年招生计划,二要结合本地历年一、二、三本线,三要注意考虑大小年、三角年的因素。考生应根据往年各院校的招生计划和投档线,认真分析自己可选择哪一层次的学校。
3、近3~5年各地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这主要用于选择学校时预测学校录取分。
(四)、凭想当然填报高校会吃大亏
近四、五年来,高校更名风波已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这里面暗含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即高校更名的功利性。有的高校因校名问题前几年生源欠佳,通过更名,这一两年生源大增,报考形势一片大好。因此,作为考生一定要对学校报考资料作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不能凭想当然和校名匆忙做出抉择。举例说明:山东某所大学,是由一所矿业和煤炭合并组成的大学。考生只看到“科技”、“大学”字样就匆忙填报,结果去了以后才发现与自己理想的专业有较大出入。还有,一些工科类的重点大学合并了医科。考生原本想读工科,结果调配去读医科,造成弃之可惜,读之无味。这里,固然有“校名”“惹的祸”,但也与考生对高校缺乏深入了解有关。因此,磨刀不误砍柴工。考生及家长不能只看校名,而应理性地对高校的方方面面做一番深入浅出的调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