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两会人大代表 大学设啥专业可以听听企业建议
来源:优易学  2014-3-4 12:48:05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人大代表、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理事长、高级技工 荣华

  阅读提示 | 2014年,被称为“更难就业年”。昨日,在洛阳市两会上,大学生教育和就业问题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讨论的焦点之一。教育从业者、法律界人士等对洛阳教育和就业问题,不仅指出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还为洛阳教育和就业以后的发展“出谋划策”。大河报记者对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观点进行了整理,第一时间反馈给读者。

  关键词:就业

  观点1

  职业院校毕业生更“吃香”经验成熟后,工资不比白领低

  “在场的企业老板,可以考虑一下我们的学生。”昨日,在洛阳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涧西区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会上,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理事长、高级技工荣华希望政府加大对民办职业学校的支持,发言结束时,还不忘推销自己的学生。

  荣华告诉记者,由于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很多课程都是需要动手实践的,因此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非常容易就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

  “学历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很多就选择在外地就业了,就好像自家的‘闺女’嫁出去了;而洛阳的工业很发达,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就留在洛阳工作了,这好像是自家的‘儿子’娶了媳妇。”荣华说,希望家长和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刚开始是蓝领,一旦经验成熟,工资不比白领低。”

  观点2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结合,力求供需平衡

  荣华刚刚发言完毕,旁边的河南鼎大律师事务所主任、一级律师陈占军就接住了大学生就业的“接力棒”。“只要有手有脚,肯定能找到工作,就业难就是个伪命题。”陈占军认为,很多高校毕业生受过高等教育后,学生和家长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就业时大学生缺乏实践,所学知识仅停留在课本上。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肯定就业难。“刚毕业就想当管理人才,而社会管理层面的岗位有限,就出现了供过于求。”他认为,年轻的大学生最好从基层做起。

  此外,陈占军还表示,除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的问题,还存在高校教育和社会用工需求之间脱节的问题。“目前的社会一边是职业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另一边却是普通高校供过于求。”陈占军表示,应加强职业教育跟学历教育院校的结合,尽可能平衡两者供需。

  观点3

  大学应设啥专业 不妨听听企业建议

  人才当地“消化”,增多就业机会

  昨日,人大代表张之正就大学的专业设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大学开设的专业都来自于教育部设置的目录,各高校可在专业的具体方向上有所调整,但高校多少与社会有些“隔离”。企业作为与市场联系最紧密的主体,哪个专业就业最“吃香”,哪个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最“冷门”,企业都非常清楚。“如果由企业对一些专业的具体方向进行推荐、建议,肯定对大学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是有帮助的。”张之正说。

  此外,张之正还建议当地大学的人才在当地“消化”。“虽然在市场经济下,人才流动也有市场性,这样的市场性有利于地区提高自身实力、吸引人才,但对于一些本地特色的优势,可以考虑在本地高校设置相关的专业。”张之正说,人才当地消化,有利于实现产学研的无缝对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科研力量,高校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一举双得。

  观点4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注重动手能力培养,传递创业理念

  河南省政协委员,河科大电信学院教授、洛阳留学人员创业园总经理张海朝对大学生教育与就业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政府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教育应注重实践培养。

  “近几年,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火热,但我在上课时,就经常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张海朝表示,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教给学生们的更多是一种理念,而非一块职场“敲门砖”。“洛阳在发展市场经济、民营经济方面不够迅猛,这需要具备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张海朝说,这从某些方面也为发展本地教育提供了参考,所以我们应更注重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不少高校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坊。”张海朝解释道,工程坊就像是综合性的、缩小的工厂,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电子、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