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适龄残障儿童学习环境升级。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按照15倍于普通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足额划拨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2012年以来共拨付96.3万元,用于“三类”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目前,试点学校已开展配备“资源教室”,添置残障儿童恢复性训练的器材,并落实专兼职资源教师1名。各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03%,其中“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63%。
二是新居民子女教育质量升级。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新居民子女免费就近入学政策,对符合入学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全部优先安排就学。三年来,共安排新居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2895人次,入学率达100%。确保新居民子女在评先评优、贫困助学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一视同仁”,切实保障新居民子女接受均等优质教育的权利。
三是贫困学生教育条件升级。实施爱心款工程,加强爱心款申请管理,明确规定资助范围与条件,积极与各学校、各村保持信息流通,不遗漏每一位最需要社会资助的贫困生。建立贫困学生系统,加强与县统战部、县侨办等的信息沟通,及时提供详情,便于企业、集团捐资助学。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学生教育券、“爱心温州.结对助学”营养餐行动等活动。三年来,共资助贫困学生12298人次,累计金额达到703.33万元,年平均资助覆盖面达到18.98%。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