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洗手间、单人床、衣柜、写字台、餐桌……走进下沙青年教师公寓“丽泽苑”5号楼,只见40多平米的一居室设施完备。随行看房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年轻教师马博士难掩兴奋:“终于不用在市区租房了!”日前,“丽泽苑”正式启动交房,千余教师可“拎包入住”。
据了解,“丽泽苑” 由省教育厅主导,省教育厅直属单位省教育发展中心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高校联合兴建,是连续几年来省教育厅为民办十方面实事之一。该项目总占地90亩,本次交付的为一期工程,占地52亩,建设面积77800平方米,投资概算为2.5亿元,共有6幢,1008套,户型为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分别有852套、55套、101套,于2011年2月底开工建设,历时近三年。
“教师公寓的建成,最大的实惠是为高校引进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处长告诉记者,该校共分配到了132套房子。那么,房源如何分配?青年教师是否可终身租住?省教育发展中心总支书记、副主任陈煜军表示,为便于项目入住后的统一管理,省教育厅牵头,严格按申请学校在校生与在职在编教师规模,遵照公开、公正、透明原则进行房源分配,各联建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规定原则上一次租赁期限为三年,每月租金最高不超过18元/㎡。至于各高校分配到的房源具体的租金标准、入住条件等,则由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订。
前些年,我省已先后在下沙、滨江、小和山高教园区建设了7处在杭高校教师专用房,共9700多套,较好地解决了在杭高校教师的住房困难需求。但近年来,由于教师队伍的自然减员和人才流动,在杭高校要求解决年轻教师住房的呼声日益强烈。今年省教育发展中心还开工建设了省高校人才公共租赁房项目,位于拱墅区祥符地块,项目概算为1.3亿,共建设公共租赁房342套,每套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