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意见 教党[2013]34号
来源:优易学  2013-12-13 9:21:51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的长远措施。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就要坚定不移地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教育发展差距,努力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追求;就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全力以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5.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论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抓好高端人才的培养,造就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要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学习讲话精神,就要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相统一,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6.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希望全国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就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7.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教育交流与开放的重要论述,努力开创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工作新局面。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党和国家将按照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把做好留学人员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刻苦学习,奋力创新创造,积极促进对外交流。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就要认真研究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新形势,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努力开创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工作新局面,为推动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促进中外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推动学习贯彻不断深入。  1. 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基层党组织政治学习的重中之重。要制订切实可行、系统推进的专题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安排相对集中时间,进行专门学习,确保学得更多一些,更透一些。要原原本本学习研读讲话精神,努力学深学透,领会讲话本意,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通过举办研讨班、培训班、学习班等多种途径,抓好各级党组织、本地区本部门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   2. 扎实推动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修订工作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制定工作,将讲话精神全面、有机地体现和渗透在教材和有关课程教学大纲中,指导各地各高校开展讲话精神学习教育。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讲话精神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培训的重要内容,及时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贯彻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将讲话精神有机融入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把学习讲话精神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中国梦教育、“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常态化。  3. 切实将学习讲话精神与推动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学习讲话精神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各方面,体现到各项工作中。要把学习讲话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梳理工作任务,谋划落实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贯彻落实重点工作安排。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 大力加强对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齐全、人才集中、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等优势,组织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研究,深入研究阐释讲话的核心要义、思想精髓和科学思想方法,推出系列研究成果,为推进讲话精神“三进”,加强全党理论武装提供有力理论支持。加大支持力度,将研究阐释讲话精神列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5. 积极营造学习讲话精神的浓厚氛围。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有重点、分层次、多渠道地组织召开教育系统学习座谈会、学习报告会、交流会、理论研讨会等,持续推动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各类教育媒体和校报、电台、电视台要开辟专栏,广泛宣传讲话精神和各地各校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有效做法,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报道、综述、评论和理论文章,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的作用,开展具有网络特点的宣传报道,增强网络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要广泛采取集中宣讲、知识竞赛、主题教育活动、学习专栏等形式,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融入到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之中,努力营造学习讲话精神的浓厚氛围。中共教育部党组2013年11月28日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