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通过开展“三进、三式、三好”为重点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完善馆校衔接新机制,拓展仪式教育新形式,探索体验教育新路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新模式。
一是“三进”:即进博物馆(纪念馆)、进道德馆(名人馆、文化礼堂)、进科技馆。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的公益性文化场馆为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阵地,充分利用现有公益场馆,完善馆校衔接机制,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每学期集体组织学生进场馆1次以上;持续深化南太湖“五小”(小导游、小传人、小记者、小作家、小讲解员)主题实践活动,培养未成年人参与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引导教育广大未成年人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力争每年进场馆至少1次。
二是“三式”:即入学式、毕业式、成人式。充分发挥仪式教育的独特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未成年人成长过程,组织参加全市“三式”创意大赛,参与率达80%以上;新入学的学生须进行入学式,高中毕业生须进行毕业式,高中段学校须组织学生进行成人式,引导未成年人从小立大志、从早重养成、从细讲德行;强化责任意识、增进爱国情感,践行道德规范、提高文明素养,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朴素情怀。
三是“三好”:即读好书、做好事、当好人。以“三好”为目标,精心办好第九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暨“书香南浔智慧人生”读书系列活动;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特点,推荐必读书目,开展征文活动,培养未成年人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精心组织实施小学生“当一天家长”、中学生“当一天志愿者”等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推行“道德存折”,倡导每人每学期至少做一件好事,引导教育未成年人在实践中感恩父母、回报社会;认真做好《成长快乐》专题节目收听和进校园活动,联系实际提供话题材料10条以上,定期反馈《成长快乐》收听意见,积极组织参加市校园心理剧大赛;围绕培育“南浔美德好少年”,丰富“道德模范进校园”、“寻访最美南浔人”等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争当“最美南浔人”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