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即将来临,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嵊州市通过学校、家庭、村镇(社区)三家联动,启动实施了防溺水“万千百工程”,积极推进学生溺水事故的预防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家庭幸福。
一是“万名孩子学游泳工程”。该市从2010年8月开始尝试“游泳进课堂”活动,计划每年让2000名市区学生免费学会游泳技能,从而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四年来来,市区7所小学已有近6000多名学生学会了此项技能。从本月起,浙江绿城集团又将“绿城海豚计划”登陆嵊州,今年将为全市6—18周岁的青少年免费培训1000名游泳小健将;全市4家社会游泳场馆将加大游泳培训力度,近四年已完成2000名青少年的游泳培训。各乡镇(街道)也倡议父母积极培养孩子的游泳技能,让孩子参加各类游泳培训班。
二是“千名教师家访工程”。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该市将在6月25日完成“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活动“。本次家访的主要对象是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的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对这些对象逐一进行走访,同时做好走访记录,对其他学生也将通过家长会、短信、告家长书等方式向学生及其监护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在认真开展调查基础上,目前,各校都已建立了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曾经擅自下水游泳学生、家访活动安排方案等相关台账;在家访过程中,各校将根据台账记录开展针对性家访,发放防溺水宣传材料10万份,让家长对“防溺水”的知晓率达100%。
三是“百所学校社区联防工程”。4月份以来,该市教体局把防溺水工作作为一项阶段性重点工作,已发布防溺水预警5条,组织了覆盖全市学校的防溺水优秀教案和宣传片征集活动;定6月份为“防溺水工作专题月”,各校在暑假前至少开展3次集中防溺水教育,班主任深入排查学生游泳情况,根据“不会、稍会、会”进行分类教育和防范。在学校加强教育的基础上,该市政府发文要求水利部门和各乡镇400多个行政村(社区),配合学校抓好学生防溺水的教育,各乡镇督促各行政村(社区)逐一排查山塘水库和学生容易下水游泳的河道,安装警示标示和告示牌,告知水位、深度和游泳注意事项,目前已增设安全标识牌、警示牌、护栏等设施181处。建立村(社区)学生游泳信息员制度,聘请家长志愿者组建沿河沿江巡逻队,在上下学和节假日期间对危险河段进行巡查,目前,全市已组建家长巡逻队56支,巡查路线覆盖主要危险河段。同时,在《今日嵊州》、嵊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滚动发布防溺水信息和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