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校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就业显成效
来源:优易学  2013-7-14 17:44:13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宁波高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目前,该市共有14所全日制普通高校,据日前对其中的10所全日制普通高校3万余名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截至5月底,10所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66.1%,总体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6所高职院校学生签约率平均水平为72.65%,签约率最高的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79.86%;4所本科院校毕业生签约率为59.23%,签约率最高的为宁波工程学院67.49%。
    一、全员参与,构建就业指导体系。各高校动员全体教职员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建立起 “领导主抓、部门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体系。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本科院校实行“就业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就业导师,帮助学生择业就业。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二、多方联动,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建立广泛的就业市场,与各省市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基地等人才市场合作建立稳固的就业基地,形成多元化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构建有效的企业招聘就业网络。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北仑人才中心、北仑人力资源基地和人才市场数字科技园分会场的各种资源,面向全省推荐毕业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二是积极举办校园招聘会。除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型招聘会外,还在校园内开展“小型化、专业化、行业化、专场化”的精品招聘会,提高学生的求职成功率。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旅游类、商贸类、信息类、涉农类、语言类等十余场专场招聘会,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建立“校友帮校友”渠道。宁波工程学院召开校友企业招聘会,吸引79家校友企业来校参加招聘会,提供290多个有效岗位。四是利用网络招聘平台扩大求职范围,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和学校自建的企业需求信息平台,收集企业招聘需求,通过手机短信、QQ群等方式把招聘信息第一时间告知学生。
    三、未雨绸缪,以实习促进就业。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宁波高校把学生就业时间提前至大三,学校定期安排学生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同时鼓励大三的学生参加暑期企业实习。6月1日举行的2013年宁波市大学生见习实习对接洽谈会上,440余家企业提供了5000余个实习岗位,需求9000余人。从该市近几年情况来看,以实习促进就业成效比较明显,参加实习的学生中,约三分之一留在实习单位就业。部分高校出现合作企业来校“团购”毕业生的局面,如上海大众公司、宁波海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机电机械类专业毕业生 57人、16人;宁波科元塑胶有限公司、浙江恒河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招聘化工专业毕业生18人、31人。
    四、扶困助难,助推困难学生就业。一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生予以就业资金补贴,缓解求职困难。如宁波大学实施“寒门学子”计划,报销经济困难的学生的求职交通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对贫困生给予400-500元不等的一次性补助。二是对就业技能欠缺难就业的学生给予岗前培训和专家指导,学校为这类学生提供一个有效岗位,并针对岗位开展一对一分类指导。通过学校帮扶,宁波大红鹰学院2013届331名就业较为困难的学生,目前已有296人顺利就业;残疾生6名,其中4人已就业。三是对就业过程中态度不积极,屡次受挫造成心理困扰的学生及时疏导,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