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c Appeals Committee 13 8/3 商务委员会 Business Board (共25人,教师2人) 审计委员会 Audit Committee 6 1 发展委员会 Committee on Development 主要作用是筹资 大学事务委员会 Univ. Affairs Board (共21人,教师3人) 选举委员会 Elections Committee 5 1/1 荣誉学位委员会 Committee for Honorary Degrees 15 5/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类管理委员会中有较大比例的教师参与学校重大决策,但是并不参与日常管理事务。帝国学院、卡迪夫大学等特别强调提供高水平的管理服务,把院长、系主任、教师等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但是各类重大事项仍由教授组成的各种委员会决策。 三、大学校长委员会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1、基本情况 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Vice-Chancellors and Principals of the Universities of the United Kingdom , 简称CVCP),开始于1918年,正式成立于1930年, 2000更名为UniversitiesUK(简称UUK)。UUK共有122个成员,其中伦敦大学和威尔士大学的规模较大的学院都是独立的成员。UUK现任主席为Essex大学的校长,一般每周有1-2天时间在UUK工作。UUK有常设机构,共有70名工作人员,秘书长(首席执行长官)戴安娜女士系议会议员。 加拿大魁北克省大学校长委员会(Conference of Rector and Principals of Quebec Universities, 简称CREPUQ)成立于1963年,1968年设立秘书处(现有30名工作人员)。CREPUQ共有17名成员。 2、功能定位 UUK作为一个由大学校长组成的中介机构,其主要定位为:代表大学的声音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政策咨询、提供信息服务和交流平台、促进和支持大学发展。近期规划目标主要包括:进一步促进政府对大学和学生的财政支持,促进高质量的教学和高水平的科研等。CREPUQ除了上述功能外,还有对成员大学学科专业设置进行评审和审批的功能。 3、运行机制 UUK是完全独立于政府的中介机构,没有政府资金的支持,其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于成员的会费(一个成员每年交纳3万英镑左右)、出版收入和房产出租。 UUK实行理事会(Board)领导制,理事会共有21名成员。UUK下设11个由校长组成的战略工作组(Strategy Group),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领导经营、教学、科研政策、国际化、学生、财务与资源、卫生、商务与工业等。 四、国家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的配套机制 1、间接成本 科研项目的完成,不仅需要仪器设备、原材料、差旅、出版印刷等费用,而且包括课题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工资津贴等人员经费,这些都是科研的直接成本(Direct Cost)。除直接成本外,大学还要为科研项目提供实验室、图书馆、科研管理等公共服务,这部分支出为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 2、配套机制 政府给科研项目提供间接成本配套经费,不仅可以保证科研项目的有效完成,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间接成本配套是指:大学教师每申请到一笔科研经费,其所在的大学可同时获得一定比例的间接成本配套经费,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 科技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很早就实行了提供间接成本配套经费的做法。每所大学分别与各联邦基金机构通过谈判确定自己的间接成本比例,教师申报课题时学校根据与不同基金谈定的比例填上即可。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的平均间接成本比例在45 : 100左右,私立研究型大学的平均间接成本比例在60 : 100左右。美国少数名牌大学的间接成本比例在100 : 100左右,即教师每申请到100万科研经费,学校可同时获得100万间接成本配套经费。 两年前,加拿大联邦政府决定采取统一标准,就联邦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给大学经费配套。即大学教师每申请到100万科研经费,其所在的大学可从联邦政府获得25万的间接成本配套经费。大学拿到配套经费后,一般会返回一部分给院系,而院系通常也会返回一部分给教师,以鼓励院系和教师申请更多的科研经费。 五、对我国大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1、完善以不同学科专业教育成本为基础的教育拨款体系 我国的教育拨款体系中,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拨款差别很小,难以反映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际培养成本。特别是对医学学生的生均拨款标准偏低,在医院进行临床教育的经费也没有明确的拨款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附属医院的离心倾向),这将对高质量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持续培养产生严重影响。 建议国家完善以学科专业培养成本为基础的教育拨款体系,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培养成本确定拨款的权重系数,如一般学科1、实验学科2、医学学科3等。当前要着力解决医科学生生均拨款过低的状况,要有专门的渠道保证学生在医院的临床教育经费支出。 2、建立科研项目间接成本配套的科研拨款体系 我国的科研基金拨款中,不含项目研究的人员经费等直接成本,更不含间接成本,影响了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不利于大学的持续发展。实际上,各大学为了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不仅对科研项目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相当于补偿间接成本),而且允许从科研经费中支取项目研究人员(含研究生)的人员经费。 建议国家建立科研项目间接成本配套的科研拨款体系。在明确将项目研究人员(含研究生)的人员经费纳入直接成本的同时,给相关大学一定比例(如50 : 100)的间接成本配套经费,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3、探索以院为实体的大学内部预算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高校长期处于财政紧缺的状态,效益理念不强、成本分析不细。高校现行的资源配置方式渠道多、不兼容,资源往往由多个职能部门分别掌控,相互之间沟通与衔接不够,导致资源重复配置、低效运作。 建议大学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校院两级预算管理体系,制定资源配置的规范程序。学校将资源配置给学院后,赋予学院充分的自主权,鼓励学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以真正落实院为实体的理念,调动学院的办学积极性。 4、加强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建设 我国大学中的学术委员会制度不够健全,职权不够清晰,作用难以发挥,有些本应由学术委员会决策的学术事项往往被行政替代;有些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多数是行政领导,纯粹的教授专家比例明显偏低。 建议大学加强各级学术委员会的建设,赋予学术委员会明确的决策职能,建立规范的学术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其学术决策作用,体现教授治学思想。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学术委员会及其下设工作委员会成员要以教授专家为主,要限定行政管理人员的比例。 5、进一步发挥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的作用 随着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化,类似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校长委员会的组织及其独特作用不容忽视。大学校长委员会起源于大学自治的理念,初衷是维护大学的利益,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兼有社会中介组织的功能,承担了一些公共管理事务,由于通过组织内成员间的相互制衡可起到内部约束的作用,因而还带有行业自治和自律的性质。英国、加拿大的大学校长委员会就有组织评审、收集汇总数据、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促进质量保障等任务。 建议进一步发挥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的政策咨询作用,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同时发挥咨询委员会作为大学共同利益的代表,与社会沟通、对话的作用,争取社会各界对大学的理解和支持;可对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功能作进一步探索,例如组织实施某些改革试点,组织某些专项评审,统计汇总有关数据、提供信息服务等,为培育大学自律机制,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化和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创造条件。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2004年11月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