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发挥系统整体优势 着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陈志龙同志在2006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优易学 2013-7-11 0:41:40 【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作,加快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及资源网站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和“三种模式”的应用;三是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为重点,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四是进一步加大资源建设与应用推广力度,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五是推进基础教育资源评价、准入制度和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六是突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继续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和中央电教馆实验基地工作的深入开展。 下面,我就电教馆系统2006年的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1.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发挥系统整体优势,提升为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工作服务的水平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巩固和扩大保持GCD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推动系统协同工作能力建设。 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与策略的研究,提高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主动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认识,深入了解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源、培训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切实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可以从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做起,力求先将技术支持服务做实,循序渐进,逐步健全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并在其中发挥生力军乃至主力军的作用。 坚持“人才强馆”战略。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充实计算机、教育技术和教育学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加强电教馆系统管理骨干和业务骨干的培训,中央电教馆将继续举办省、地市级馆长高级研修班。各地电教馆要加强本地系统内及馆内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近期内尤其要加强技术培训和“三种模式”应用指导培训。 2.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重点,切实做好国家工程项目以及国际合作与援助的项目工作 着力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工作,资源规划、征集、开发、整合和发送的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加强应用指导,抓好应用典型,采取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举办赛课、示范课和观摩课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三种模式”的广泛应用。 主动承担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任务。中央电教馆和扩大试点地区的各级电教馆,要充分发挥电教馆的优势,积极承担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的任务,勇于参与相关资源的建设,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智慧和力量。 继续做好“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总结、表彰工作。推进中加合作的“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建设”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教育项目、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二期项目、教育部和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教育部-AMD启明星计算机样板教室项目,以及中央电教馆与美国WORLD LINKS组织合作项目的实施工作,切实抓好项目的执行和组织协调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项目实施的经验,实现项目优秀成果共享。 3.积极承担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的任务,着力做好有关工作 2006年,这项能力建设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各地电教馆要全力以赴,争取承担尽可能多的工作任务。凡承担相关任务的电教馆,要协助师范教育部门制定好实施方案;选好首批实施计划的地市和县,最好先选择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区,连片实施,有利于形成氛围,便于指导和支持服务;要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培训大纲》及培训教材,认真组织好培训者和教师的培训;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要在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师范教育司领导下,做好计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完成教学人员中级培训大纲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大纲的修改、审定工作,以及教学人员高级培训大纲的修改工作;组织完成教学人员初级培训教材出版发行工作,教学人员中级培训教材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修改、完善并正式印发国家、省、地、县四级培训基地评估认定标准,组织开展国家和省级培训基地评估认定工作;抓好计划实施地区国家级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完成过程性评价系统的开发,并投入使用;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共同完成考试大纲的审定工作,做好培训、考试的衔接工作;开展本计划培训与其它相关培训衔接的政策性研究,为教育部宏观决策提供服务。 4.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资源建设,积极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要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组织新一轮的教育资源建设。中央电教馆侧重国家课程主要版本教材的配套教学光盘和资源库的建设;各省级电教馆和有条件的地市电教馆要积极参与国家课程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侧重地方课程配套教学资源的建设;地市、县级电教馆要积极开展教学资源的遴选、引进、整合和应用指导工作。 通过重要的赛事活动,推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央电教馆与各地电教馆要共同办好第十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和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以此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 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共同探索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 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要抓紧制定教育资源评价标准,着力推进资源评价和准入制度的建设,引导基础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资源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5.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验,积极推广优秀科研成果和成功的实验经验 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策略的研究,着力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抓紧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制定并印发全国中小学“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和课题指南,全面启动“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工作,做好课题的推荐、申报、立项工作。 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央电教馆“十五”立项课题的结题工作,切实做好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工作。 进一步理顺科研管理体制,制定并印发课题管理办法,重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规范化管理。 制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十一五”工作意见,加强对实验区和实验校工作指导,重视总结和推广其实验成果和经验,发挥实验区、实验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继续支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及中小学专业委员会、期刊专业委员会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工作。 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电教馆的各项工作,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继续发挥电教馆系统的整体优势,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做出新的贡献,为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中央电教馆和地方电教馆积极承担并较好地完成了工程实施的有关工作任务。各地电教馆认真开展或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了工程设备和软件资源招标工作,以及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支持服务工作。中央电教馆完成了135家企业401套(种)工程设备入闱的技术测试工作;农村小学和初中已建卫星教学收视点的注册工作;第一批征集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发送工作;在甘肃、陕西、湖北、河北、安徽、贵州、吉林电教馆(中心)和专家的支持下,完成了工程的国家级集中培训和专家巡回培训任务。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完成了工程的第二批教育教学资源的征集、评选、商务谈判、政治性和科学性审查、验收和采购工作,开展了工程的第三批教育教学资源征集、开发的研究和计划制定工作,并已启动了资源招标的有关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并在甘肃张掖地区进行了试运行,近期将在部分省、自治区的全省、区范围内试运行。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