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发挥系统整体优势 着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陈志龙同志在2006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优易学  2013-7-11 0:41:40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uo;三种模式”应用培训班和国际合作、援助的远程教育项目培训班外,在江苏、陕西、江西电教馆的支持下,举办了三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题培训班。河南、湖南、新疆、安徽、内蒙和西藏等省、自治区电教馆举办了“三种模式”应用省级培训班和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班。  ——中央电教馆通过推进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和开展优秀成果评审、表彰活动,引导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江苏、广东、内蒙电教馆和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和三种模式资源应用等课题研究,有力地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广东、上海、江西、湖南、山西、安徽、吉林电教馆和中央电教馆还通过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示范校、实验基地和实验区的工作,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接受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办公室的委托,中央电教馆编写、出版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应用手册》;开展了“三种模式”教育教学应用课例的征集和评选工作;在四川、广西和陕西电教馆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完成了教育部领导关注的模式一、二环境下的语文、英语、美术和音乐示范课的准备和教学光盘的编制工作。  ——在各地电教馆、中小学校、职业与成人教育学校、高等院校和解放军总参谋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中央电教馆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和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并与有关方面共同举办了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江苏、广东、天津、上海、江西、浙江、山东、福建、湖北、黑龙江、重庆、甘肃、新疆、深圳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电教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电教馆,总参军训和兵种部,中山大学等6所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了大奖赛的最佳组织奖;广东、北京、江西、山东、湖南、河南、江苏、重庆、上海、西藏、安徽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获得了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最佳组织奖。通过这些竞赛活动,提高了广大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在教育部召开的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现场交流会上,播放了由基础教育司指导、中央电教馆编制的专题汇报片《跨越——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巡礼》,举办了由基础教育司指导、中央电教馆承办的“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教学应用成果展”。专题片和成果展得到了国务院及教育部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在专题片编制的全过程中,得到了江苏、甘肃和北京电教馆(电教中心)领导及编导人员的有力支持。现场交流会期间,中西部19个省级电教馆和有关方面提供的专题片和展览内容,得到了与会教育部领导和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好评。  ——陕西还对远程教育应用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查和调研,编写了技术、管理、应用指导手册等多本教材;江西对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县的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并进行了通报和表彰。  3.推进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师范教育司的领导下,项目办公室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组织专家修改了教学人员初级、中级和高级培训大纲,以及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大纲;审定了教学人员初级培训大纲。  ——协助师范教育司组织了培训教材评标工作,组织了培训教材编制、实验、审定和出版发行工作。培训教材实验工作得到了江苏、河南师范教育部门和电教馆的有力支持。  ——开展了首批实施地区工作,审核了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施方案;举办了由首批实施地区省级项目办负责人、项目专家组核心成员和骨干培训讲师参加的高级研修班。  ——开展了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培训基地评估认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制定了培训基地基本条件和要求,并经师范司批准后试行。  ——开发了过程性评价平台,协调了水平考试的有关工作。  ——加强了与各有关方面的信息沟通,并为师范教育司的决策提供了服务。  本计划首批实施地区的四川、云南、河南、重庆、江苏、辽宁等省、市电教馆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积极承担项目办公室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计划实施的前期有关工作任务。  4.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河南、上海先后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积极开展了资源建设的规划、协调工作,组织了资源开发、引进、整合和服务工作。  ——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成立后,加强了内部建设;加快了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的规划工作;深入开展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和资源网站建设的研究;进行了基础教育资源登记、评估、准入制度和建设标准的研究和论证;并根据省、市电教馆迫切要求,及时召开了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座谈会,推进了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及相关措施的研究和论证。  ——各地电教馆按照“够用、好用、实用”的原则,不同程度地加快了资源建设步伐,积极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各项工程项目提供了资源服务。西藏电教馆着力推进了藏语教育资源建设;各有关省级电教馆在促进蒙语、维语、哈萨克族和朝鲜族语的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此类资源建设,教育部很重视,已经安排专项资金。  ——中央电教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了与主要版本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和资源库的开发工作,并与中国科技馆等单位共同开发和捐赠了“中学物理探究资源”。中央电教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服务部以平均每周12G的数量,通过卫星IP广播向全国农村中小学免费提供国家征集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资源。  5.电教馆的建设、内部管理和改革得到进一步重视  ——山西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山西省县级电教馆建设标准》,下发了《关于对县级电教馆进行评估检查的通知》,并依据《标准》和《通知》要求,于近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全省10个市首批申报的33个县级电教机构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检查,确定了全省“十佳”县级电教馆和达标县级电教馆,同时对未达标的县级电教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收到了以评促建的明显成效。陕西省教育厅和省政府教育督导团下发了《关于印发〈陕西省市(县)电化教育馆(中心)建设标准(试行)〉和〈陕西省市(县)电化教育馆(中心)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从今年开始,用3年时间实施市(县)电教馆(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电教馆(中心)标准化建设的验收工作,由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统一组织进行。验收合格的颁发《陕西省标准化电教馆(中心)》牌匾,优秀的给予奖励。未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县,不能申报省级教育强县并缓期安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各地电教馆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了自身建设和内部改革。河南电教馆在内部建设上,继续推进了“人才兴馆工程”、“体制创新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的实施。内蒙古电教馆在连续7年被评为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实绩目标考核突出单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内部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央电教馆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教育部党组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保持GCD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馆(中心)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普遍受到了一次先进性教育,精神面貌和工作状况有了可喜的变化。  根据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要求,中央电教馆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完成了新一轮的全员聘任工作,加快了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了干部职工的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和民主管理,深化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6.国际合作与交流越来越活跃  ——中央电教馆和有关省、地市、县级电教馆通过承担国际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加强了与合作方项目负责人、专家和有关学校的信息沟通、学术和技术交流。  ——中央电教馆先后接待了英国、法国、美国、韩国和越南等国的教育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考察团;并组织地方电教馆馆长和业务骨干、合作项目有关人员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考察了信息技术应用和远程教育项目实施情况,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近期将组团赴英国和挪威考察其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各地电教馆还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了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在中非教育部长论坛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举行期间,中央电教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展。展览的内容,引起了与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各国政府要员和非洲教育部长的高度关注,增进了他们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状况的了解。  一年来,各地电教馆奋发努力,扎实工作,不断开创了工作新局面。上海电教馆促成上海社区教育资源信息平台各区(县)中心节点正式开通。广东电教馆加快了广东教科网和基础教育专网的建设。浙江电教馆在推进教育信息网络建设、“两机一幕”和教学光盘播放点在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普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江苏电教馆在推进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管理和使用规范化,拓展发展空间、扩大业务范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吉林电教馆在推进“城乡中小学模拟创业网站建设”的工作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陕西电教馆在建立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总之,过去的一年,全国电教馆系统的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方面,取得了成绩,但扎扎实实抓典型,以典型引路,以及普遍指导和推进的力度不够;局部地区进行了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但从总体来看,普遍重视的程度不够,进展较为缓慢;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在增强,但实际措施尚未到位;自身的能力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形势和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审时度势,正视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创工作新局面。  (二)2006年重点工作安排  2006年是实施《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  2006年,电教馆系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馆战略,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电教馆系统的整体优势,更好地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服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探索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2006年,中央电教馆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动电教馆系统能力建设,发挥系统整体优势,提高为教育部重点工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重点,做好国家项目、国际合作和援助的各类远程教育项目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