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来源:优易学 2013-7-11 0:21:40 【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的要求,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深入理解掌握并在德育课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部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指导性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组织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在德育课教育教学中执行。 附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办公厅2013年3月20日附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 中国GCD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个主题向党内外、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党将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十八大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通过了《中国GCD章程(修正案)》。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十八大报告立足战略和全局高度,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十八大报告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途径。在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四门德育必修课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领会党的十八大的主题;领会过去5年和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领会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领会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体会党对青年一代的关爱。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一、经济政治与社会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GCD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四个更加自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的教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贯穿始终,尤其是在“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投身经济建设”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帮助学生理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GCD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GCD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科学内涵,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意义,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特别要认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结合“投身经济建设”单元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等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实践中的发展历程,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 (四)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结合“投身经济建设”单元中“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的意义,理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结合“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元中“建设和谐文化”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五)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在教学中,要结合“透视经济现象”、“投身经济建设”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等新精神和新要求。 (六)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教学中,要结合“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参与政治生活”等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总体要求,加深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理解。 (七)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在教学中,要结合“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元中“建设和谐社会”的教学,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八)关于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