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一中教师参观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图片展
创新机制 实施教师成长计划
“这里有很多优秀的教师,把孩子送到遂宁一中来读书,我们心里踏实。”2009年秋季开学初,蓬溪的王先生把孩子送到了遂宁一中就读。和王先生有着同样心声的,还有遂宁的许多家长。这是受遂宁一中优秀师资力量的引导,这是对遂宁一中教育质量最直接的肯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教育而言,教师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之一。近年来,遂宁一中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优秀师资力量为重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
关键词 师德建设
不准在教学上敷衍塞责、误人子弟;不准歧视、侮辱、体罚学生和训斥、羞辱学生家长;不准索要和收取学生或家长的礼品礼金……洋洋洒洒十二条不准,彰显着遂宁一中规范教师行为、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心和毅力。
当一名好教师,除了有一流的教育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这才无愧于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近年来,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学校发展首位,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学校引导教师大胆管理、科学育人,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倡导爱岗敬业、服务学生的教育职业道德;严格执行省教育厅颁布的“教师八不准”和市教育局颁布的“教师十不准”,因地制宜制定了《遂宁一中教师十二不准》;加强教职工政治学习,强化思想教育,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强化依法执教的意识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能力培训
1月8日下午,遂宁一中英语教室里,教师们正在踊跃提出自己对英语的看法,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朴实的愿望: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好地教育孩子。以经验交流促发展,这只是遂宁一中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缩影。“只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能力。”校长任华明表示。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这是学校自建校以来风雨不改的目标。学校加强教研活动建设,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组织教师观看名师教学实录、专家讲座等,让更多教师接受新理念;加强教研组活动的针对性,教研工作从课堂常规抓起,开展示范课、研讨课、竞赛课“三课”的课堂交流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通过送教下乡、城乡互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学校在市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交流,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开展新教师业务培训活动,继续开展为期三年的新教师培训和老新教师的帮带活动,聘请骨干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在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让年轻教师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尽快适应教学,并迅速成长为能胜任教学的教师;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建立健全教师外出学习制度,每学年按计划分步骤组织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外出学习;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把课题研究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
“在这里一年,我能够学到在外面两年的知识内容。”进校时间只有两年的谢老师感叹道。
关键词 机制完善
学校以教学常规管理检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成立了教学督导机构,建立了教案、作业、课堂教学检查组,加强对教师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教师成长记录档案,使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发展过程与发展状况,让教师在回顾、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培养教师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励教师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力求让每位教师都专业发展,为成功人生铺路!”任校长的话掷地有声。我们相信,有着这么优秀的师资队伍,遂宁一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记者 胡蓉)
责任编辑:喜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