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亲和派 pk 板脸派
来源:优易学  2010-1-28 19:29:51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话题缘起:师生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教育界一直都有亲和派与板脸派之争,过于亲失之威,过于板失之信,这就像跷跷板平衡木一样左右为难,究竟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的呢?

  记者调查:

  师生关系如坐跷跷板

  最近,刚从师范学院毕业进入遂宁某中学教书的王小姐很苦恼。去年才毕业的她,受到学校的大胆鼓励,当上了初中一年级某班的班主任,但究竟怎么与学生相处却成了难事。放低姿态亲切温柔,和学生关系亲密,导致学生把她当同龄人看而不当老师,根本管不了班级纪律;板着脸不言苟笑,学生却害怕并开始疏远她。一边是没有威信的朋友,一边是孤独的严师,究竟该如何平衡取舍?

  从18日至22日,记者对我市137位班主任进行了问卷抽查。调查显示,九成班主任在师生关系里力争平衡;91.37%的教师认为朋友和威信都要兼存,4.58%的教育人认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05%的教师则认为教师威严比较重要。

  同样,在新时代的学生心里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呢?在记者回收的问卷中,出现了近100个描述好教师的语句,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有:和蔼可亲、温柔、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经常表扬鼓励学生、公平、讲课清楚明白生动、课下辅导学生、能力强、知识面广、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幽默、不骂人等。

  【观点】

  正方:亦师亦友更和谐

  对遂宁二中的教师廖福良而言,他和学生的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亦师亦友。学生高兴或难过的时候对他说,他与他们一起承担;学生迷茫的时候对他说,他以长辈的身份指点;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对他说,他以教师的身份帮助他们更好学习。互相尊重、公平对待是他对学生的准则。

  安居育才中学学生侯琛告诉记者,在学校投票选举最喜欢的班主任时,他为自己的班主任投了一票。“他对我们很好,亲切、幽默,有亲和力,知识广博、见识宏大,最重要的是以心换心,把我们当自己的娃娃来教育。”

  “放下老师的架子,在学习思想上是学生的老师,在生活中是他们的朋友,这就是新时代最理想、最和谐的师生关系。”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何百舸说,“现在的孩子对教师要求高,教师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这样才不会有代沟。”

  在遂宁中学陈校长的理解中,新时代的教育应当是师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育过程应当是师生情感默契、体验美好、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更多依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依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陈校长告诉记者:“我相信美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不断提高。”

  反方:师威不再何以服众

  李老师是遂宁二中教师,有着33年教龄,担任班主任26年。对于管理学生,李老师有着自己的看法:“现在的孩子是‘给点阳光就灿烂’,调皮得很,课堂上纪律差,你不严肃点根本就管不了他们。”平时,李老师奉行的是板脸政策,班上再调皮的学生,一见到板着脸的李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听话。“这个也是为他们的成绩着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李老师有同样看法的,还有不少家长,比例占到17%左右,在市城区卫星桥市场做小生意的市民陶先生就为儿子的调皮头痛不已。陶先生夫妇在市场做生意,根本无暇管理儿子,结果儿子越来越调皮,自己骂了不管用,打又舍不得。“还是要老师来管,帮我管严点,虽说现在不流行棍棒底下出人才,但管严点总是没错的。”

  ■记者点评:

  师生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亲其师,信其道”这些古人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中,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融洽与庄严。但曾几何时,师生关系却在悄然变形,传统的“师道尊严”的理念遭受着空前的挑战与压力。所幸的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师生关系也逐步步入和谐的发展轨道。从当初的“老鼠见了猫”,到今天友好平等的关系,新时代师生关系的变化,折射着中国教育从知识中心向人本中心的转化。它让教育更关注学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全面的发展,这也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要尊敬师长。和谐师生关系,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和努力方向。

  (记者 胡蓉)

责任编辑:喜羊羊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