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财政支出 绩效工资改革是重点 |
《关于四川省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昨提交审议,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接受本报专访 税收收入比重增加 去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了1174.16亿元,增长了21.9%。而全省一般预算总收入达到了1876.51亿元,增长18.2%。其中全省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5.5%以上,比前三年平均水平提高了2个百分点。“表明收入质量提高了,不虚胖”。 2010 民生投入将会更多 “今年的民生工程投入比去年又增加了两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也比去年有所增长。”今年财政支出的一个重点是医疗机构的绩效工资改革。此外,所有事业单位今年也将纳入绩效工资改革中来。 今年还要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部分优抚对象待遇以及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都将提高。 去年执行情况 报告摘录 去年花了3591亿 民生工程投入800亿 去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确定为4093.74亿元,最终完成3591.04亿元。其中,全省和省级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增幅均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在重点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214.78亿元,增长45.7%,是各项重点支出中增幅最多的。而环境保护支出达到109.79亿元,增长38.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达到686.22亿元,增长22.5%,是重点支出中额度最高的。此外,教育支出达到452.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到448.1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317.62亿元,增长幅度分别在22.6%、22.7%及19.4%。 报告强调,去年财政支出除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结构也更加优化合理。全省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7%,与此相比,行政性成本支出仅占到一般预算支出比重的23%,比上年下降了1.4%。为了推进八项民生工程,全省去年累计拨付了800亿资金,扶贫解困、百姓安居、就业促进、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社会救助等民生政策全面得到落实。 厅长解读 花了这么多 很大程度上和灾后重建有关 “去年四川花了3500多亿,而2008年全国支出最多的广东也才花了3700多亿。”黄锦生解释,去年四川花了3500多亿,当然很大程度上和灾后重建有关,但是能够达到这种规模,也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从去年来看,全省人均支出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而从灾后重建来看,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央累计下达四川地震灾后重建资金有1584.91亿元,而目前灾后重建资金动用了70%左右,有500多亿资金尚未动用。全省没有一个地方因为财政资金未落实而影响到重建项目的开工。 报告摘录 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5.5%以上 报告中提到,去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了1174.16亿元,增长了21.9%。而全省一般预算总收入达到了1876.51亿元,增长18.2%。其中全省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5.5%以上,比前三年平均水平提高了2个百分点。此外,去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收123.56亿元,主要安排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政策性增支等。省级一般预算收入则实现超收36.6亿元,其中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省级补助用到6亿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省级补助1.4亿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省级补助1.3亿元。 厅长解读 税收收入比重增加 说明收入质量提高了 黄锦生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去年全省预算收入能实现增长并不容易。去年年初,全省财政收入还是负增长,但在经济触底回升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21%以上,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最让人欣慰的是,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到了75%以上,这说明收入质量提升了。“如果非税收入比例偏高,说明财政收入是虚胖。” 今年财政预算 报告摘录 今年省级支出 一半以上用于保障民生 按照今年的财政预算安排,全省一般预算支出总额将达到2989.34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灾后重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依然是花钱的大头。其中,教育安排资金372.34亿元,一般公共服务安排资金284.1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安排资金272.47亿元,医疗卫生安排110.61亿元,灾后恢复重建安排支出104.79亿元。 在省级财政预算草案中,教育投入49.8亿元,增加了13%,主要用于高等教育、义务教育及高、中职职业教育发展等。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46.05亿元,增长25%,主要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医疗卫生方面则投入39.71亿元,主要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补助、疾病防控等方面。住房保障投入将达到10.53亿元,主要用于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住房改革等。保障民生的支出总额将达到285.04亿元,占到省级支出的57.3%以上。与此同时,行政成本性支出总额为104.84亿元,比此前要下降4.2个百分点。 厅长解读 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 “今年的民生工程投入比去年又增加了两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也比去年有所增长。”黄锦生说,今年财政支出的一个重点是医疗机构的绩效工资改革,包括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但各大医院目前并未纳入此次改革中。此外,所有事业单位今年也将纳入绩效工资改革中来。由于事业单位比机关构建要复杂些,必须等中央出台整体实施方案之后才能制定具体计划。不过,工资改革后补发工资,将按照国家正式启动改革的时间来计算。 此外,今年还要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部分优抚对象待遇以及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都将提高。义务教育方面,要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和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学政策,确保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及涉农专业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时免除学费的政策落实。本报记者 赵倩 代表建议 与其任由学生乱传黄段子 不如大方开设性教育 还是小学生,却用手机传播荤段子,明明还在读初中,女生却怀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缺乏正面教育,在性方面走上歧途。昨日,省人大代表、蓬安中学校长兰梁提交一份建议,建议在中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正面引导中小学生的性观念。 因为好奇别人的身体 故意性骚扰 “与其让学生们一味地通过手机、网络去了解一些不健康的性观念,还不如在学校正式开设性教育课,开诚布公地讲给他们听。”兰梁说,长期以来,黄色书刊、网络不正确的知识及图画,带给学生不良的示范。男生强调胸肌、文身,女生追求漂亮、性感。男生认为要想被女生欣赏,除了要聪明潇洒外,还得会讲黄色笑话。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性关系可以增进感情”,会出于对别人身体的好奇而导致“性骚扰”。 “其实他们做出这些事,很多是因为无知,因此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性观念。”但目前,全国只有上海开设了性教育课,有专门的教材,其他省市都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 没有教材 很多学校没开性教育课 兰梁说,目前,他所在的学校开设有性教育专题讲座。由于没有教材和课时,性教育在他们学校也只能以讲座形式出现。兰梁认为,这应该归结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推进力度不够,性教育课没能与语文数学等一同成为教育课程。其实,2008年12月26日,教育部公布新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今后中小学每学期都应安排6到7个课时的健康教育课。从小学五六年级起,学生将接触到有关青春发育期的相关健康卫生知识,包括性知识。高中阶段的健康教育课程,还将涉及避免婚前性行为,要求高中生明白网络交友的危险性等内容。但是大多数中小学由于没有教材,缺乏师资,未开设性教育课程,就连生理卫生课都被“一笔带过”,教育主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强有力地督促推进。 开讲性教育 还请各位家长支持 “当然,现在开设性教育课程,压力还是很大的。”兰梁说,他在调查中,一些老师提出,讲授性知识时会面临诸多困惑,比如是否讲避孕的问题?如果讲了,学生们是否会去模仿尝试;如果不讲,学生们又会否因为无知而出事?此外,一些家长也认为,孩子不懂就不会出事了,反对性教育进课堂。 因此兰梁提出,要推进性教育进课堂,还需家长配合。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和规定,并重视对性教育师资的培训和教材的编写,建立有效的推行机制。并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从国外经验看,开展性教育越早越好,尤其是在幼儿时期进行性教育,将会对孩子今后性观念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赵倩 网上议政 银行资金应重点保障民生工程 本报讯(记者 郑锐)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投资拉动仍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银行的资金提供自然成为焦点。今年,除了优势产业和灾后重建,民生工程也将成为银行投入的一个重要方面。昨日,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举行了第二场、也是今年最后一场“网上议政”活动。省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原省经委副主任宋伍生,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厉国民和四川大学金融工程系主任马德功等3位专家应邀出席。 ■省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原省经委副主任宋伍生:当下我们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变暖的双重危机,为了应对这些危机,应当选择一些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对四川来讲,新能源、矿产资源、生物技术和信息等4大产业都应该获得培育,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化。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厉国民:银行应该把民生工程、灾后重建和优势产业作为今年工作的3个重点,消费市场、“三农”服务和住房改善都会获得重点支持。尤其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银行打算对当中的龙头企业和特色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四川大学金融工程系主任马德功:在灾后重建的过程当中还需重视防震减灾的功能。比如在房屋结构、建筑材料方面下工夫,这样即便再次面对地震,民众的损害也可以减小到最低限度。 |
责任编辑:喜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