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第8期)
发布时间:01/25/2010
四川教育信息 第 8 期 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0年1月19日 西南交通大学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西南交通大学以服务国家铁路建设战略需求为己任,主动对接国家轨道交通事业,积极参与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他们的做法是: 一、整合学科综合优势 学校将“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启动了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平台、轨道交通车辆运行安全关键技术、高速铁路线路设计理论与关键应用技术等11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启动了“985工程轨道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加强文科与工科的交叉融合,聚合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组建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开展多层次的软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目前,西南交通大学已构建起以桥梁、隧道、铁道工程、机车车辆、铁道电气化、交通运输等为主干、特色鲜明的轨道交通学科群,拥有轨道交通领域最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综合优势。 二、构建高水平科研基地 近年来,学校一批科技创新的高端平台相继建成或在建,为学校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构建起若干高水平的科研基地。牵引动力实验室,为我国铁路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申建成功的“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为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学校获准筹建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是建在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将肩负起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及技术体系建设的重任,在高速列车系统动力学、高速轮轨关系等共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目前,学校正在积极申建“陆地交通抗震与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三、打造科技创新团队 人才和队伍特别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是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第一资源。西南交通大学“现代轨道车辆及其相关技术”、“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获批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两院院士一同受聘为铁道部动车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专家组成员。其中,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获得者 四、承接重大科研项目 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积极承接重大科研项目,是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内容之一。近年来,学校走出去,加强与企业联系,先后与京沪高铁公司、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等数十个大型铁路单位签定合作协议,每年承接的铁路科技纵向项目占学校科研项目总量的60%以上;学校与铁道部正式签署了部校战略合作协议,在理论、科研、技术、人才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确立了铁道部与西南交通大学新时期的战略合作机制;学校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同时,竭尽全力为四川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部署,学校组建了“软科学研究团队”,提交了十多份研究报告,提出了可行性建设方案,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五、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 西南交通大学快速响应国家战略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先后成立了全路铁路机车司机培训考试中心和高速铁路技术培训中心,相继开展了动车组司机、动车组随车机械师等系列培训,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成为大规模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的骨干力量;建立了“茅以升学院”和“詹天佑学院”,“茅以升学院”重点培养本硕博连读的研究型人才,“詹天佑学院”重点培养本硕连读的应用型高级人才。采用多品种、广渠道、小批量、分类别的培养模式和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案,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在高速铁路领域动手实践能力强,具备外语沟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引领轨道交通发展的学术领军人才和大批高层次应用人才。 在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队战略需求的实践中,西南交通大学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在轨道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三次被列入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6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科研经费连续三年增长达亿元。 |
责任编辑:喜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