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证”市场有所收敛
市场反应
除了只交钱不上课也可以发证,有的专门从事假证业务的非法机构,也一度瞄准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广阔市场。而国家各部委开始联合治理规范职业资格认证以后,假证市场已经明显萎缩。记者从一个专办假证的公司网站上看到,该公司声称除了可以办理假户口、假文凭、假驾照等,还可以办理资质类的假证,其中包括物流师、助理物流师、报关证、各类操作证(电工、焊工、叉车、司炉等)、技术等级证(初级、中级、高级)、厨师、美容美发、会计、会计师、工程师、教师、医师等资格证、职称证等,一个证书只需交纳“工本费”几十元。不过,记者致电该公司负责人称自己想要办这些证件时,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目前风声太紧,拿不到这些证书,而以前拿的证书都已经卖完,所以目前已经不能办理了。而记者致电另外一家曾经办理假证的机构时,他们直接告诉记者“现在办不了”,就挂断了电话。
此外,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2004年以后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可以在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www.osta.org.cn)查询,如查询不到,可到考试所在地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证书查询平台进行查询;如果急需核实证书真伪,还可以致电考试所在地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贴心提醒
七类职业拿证求职有优势
很多考证的人事先并没有对证书的价值进行调查,也不知道考证后会有多大的用处。他们往往会想:“这证现在放着没用,但是想想有总归比没有好啊!”这就使有的人考了一堆的证书却只能揣在怀里当废纸。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郝建告诉记者,从2008年3月17日该网站上的招聘职位来看,当天该网站共有各种招聘职位40万左右,而有10091个职位对证书有明确要求或者提出有证书者优先考虑,约占到总职位的1/40。整体来看,对证书有要求或者表示有证书者优先考虑的职位主要是以下七类:第一类,技术工人类。包括电工、焊工等基层操作类的职务。第二类,建筑类。如建筑设计师、注册建筑师、造价工程师、预算工程师等。第三类,营养护理类。如营养师、护理师等。第四类,公司招聘的法律类职务。如专利代理人、法律顾问等。第五类,财会类。如理财顾问、理财咨询师。财会类的职位对证书的要求非常复杂。CFP、CPA、CFA等都是常见的。第六类,外贸人员。如单证员、跟单员、业务员等。第七类,物流类。相对来说,这七类职业的资格证书含金量较高。
那些难以在短短的面试时间内看出端倪的职业往往会较看重证书,而一些很容易就可以试出能力的职业则对证书看得较少。郝建告诉记者,上述的七类职业都不太好在短时间内看出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所以,证书在求职时就成为一个重要标准。而对于另外一些职位,例如是否能成为职业经理人,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工作经验和实践,以及企业对个人的认可和考查,而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证书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作为口译,最重要的是要能实际操作,面试者当面谈话三五分钟就可以看出所以然。而面试IT工程师也只需要测试一些程序设计就可以了。这些类型的职位,只靠职业证书也并不能增加自己求职的胜算机会。
而对于求职者来说,究竟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想考的证书有没有价值呢?其实方法很简单,上招聘网站或者各企业的招聘网页上一看,看看类似的岗位对于职业资格证书有无具体要求,就可以知道个大概的情形了。而对于那些要求证书的岗位来说,求职者可以根据招聘要求去做好相应的准备,提前学好相关的知识。
职业证书并非万能
以前,在结构化面试和整体测评还没有轰轰烈烈地被各大企业人力资源部应用的时候,证书无疑是求职者最为重要的砝码之一。不过,在现今这个时代,即便是名牌大学的博士学历证书也只能成为获得笔试的一块敲门砖而已,更何况是一纸薄薄的职业资格证书呢?如若没有真本事,即便是怀揣大大小小无数个证书,也迟早会在笔试或者第N轮面试中被残忍地PK掉。所以说证书并不是万能的,但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如果拿证的同时还学到了扎扎实实的本领,那必定会使自己的求职之路顺畅不少。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wangpeng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