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信息>>青年人网质量工程师更多信息>>青年人网质量工程师
相对于自发的、随意的或非正式的改进而言,有组织的改进是正规化、制度化的改进。进入21世纪后,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组织面临着愈益严峻的挑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要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改进。自发的、非正式的质量改进已经无法应对,推行有组织的改进是一种必要的、有效的选择。
在有组织的质量改进中,依据质量改进的主体,可以分为员工个人的改进和团队的改进。的美女编辑们
1、员工个人的改进
在员工个人参与的改进形式中,最典型的就是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规定开展的工会活动之一。员工合理化建议也称为员工提案,技术革新即小改小革,都是激励基层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对各类组织广泛适用的质量改进组织形式,无论组织的管理基础是强还是弱,都可以较容易地推行。其推行的一般步骤如下:
⑴建立员工合理化建议与技术革新的制度和流程;
⑵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或申报技术革新项目;
⑶评审组或评审人员进行可行性评审,并通知员工是否采纳建议或同意实施,对采纳的建议予以表彰或奖励;
⑷ 由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技术革新项目的员工(或者转相关部门)付诸实施,并根据实施效果,对员工予以表彰、奖励。
2、团队改进
在团队改进的形式中,最典型的是QC小组和六西格玛团队。其中,QC小组有职能部门内部的,也有跨职能的,而六西格玛团队大多是跨职能的团队。
QC小组与六西格玛团队分别是在东、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两种质量改进流派,它们在改进的文化,改进的程序和工具,改进的组织、测评和激励等各方面有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别,如表1所示。
表1 QC小组与六西格玛团队的主要差别
主要差别 |
QC小组 |
六西格玛团队 |
选题 |
强调“小、实、活、新”,从小事和身边事做起 |
要求优先解决与战略相关的关键问题 |
推进方式 |
自主参与、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 |
领导推进、自上而下为主 |
推进成本 |
一般较低 |
一般较高 |
责任编辑:伊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