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综合辅导:论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二)
来源:优易学  2011-7-2 13:03:5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三、施工项目成本和成本控制
  1.施工项目成本
  
施工项目成本是指建筑企业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也就是某一施工项目在施工中所发生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所消耗的主要材料、结构件、其他材料;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施工机械的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施工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或分公司)等一级组织在管理工程施工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应该指出的是,施工项目成本不包括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也不包括不构成施工项目价值的一切非生产性支出,如材料的盘亏和毁损、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流动资金的借款利息等。
  施工项目成本是建筑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一般以项目为单位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最终是要使施工项目达到质量优、效率高、工期短、消耗低、安全好、效益高等目标,而施工项目成本是这些目标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它是全面地反映建筑企业施工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控制的核心。
  2.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7个环节。这7个环节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构成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其中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构成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设计阶段(即目标成本确立阶段);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构成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执行阶段(即目标成本控制阶段);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构成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考核阶段(即目标成本的改善和总结阶段)。
  3.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的制订
  (1)制订目标成本必须遵循的原则
  ①市场化原则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最近又加入WTO,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取价应按照社会可比的市场价格。
  ②效益性原则讲究效益是企业生存的核心,该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要分析研究各因素与项目成本的依存关系,挖掘企业历史资料,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项目目标成本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正确处理好产值、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做到不单纯追求产值而不顾工程质量和成本,同时也不能片面追求降低成本而不顾工程质量和产值。应统筹兼顾,做到既降本,又全面完成其他各项经济指标。
  ③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为使目标成本管理真正得到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是指要完成成本控制指标的责任:“权”是指责任承担者为了完成成本控制指标,对于必须采取的措施所应具有的权限,即实施控制的权力:“利”是指根据成本控制指标完成的好坏,给予责任承担者的奖惩。有责有权,才能完成分担的责任;有责还应有利,否则缺乏推动履行职责的动力。“权力”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权,就起不到控制的作用,控制本身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
  (2)目标成本的制订程序可以看出,成本预测是确立目标成本事前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和项目经理部都要着眼于未来,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科学地预见未来成本水平的趋势,为目标成本确立奠定基础;成本决策是企业对施工项目未来成本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一个重要步骤。根据成本预测的情况,由参与决策人员认真细致地分析,避免盲目性和减少风险性;成本计划是实行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降低成本率和降低成本额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方案,是建立施工项目经理负责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基础。通过项目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才能制订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操作”的目标成本实施性文件。
  4.施工项目目标成本控制
  (1)施工项目目标成本控制原则对目标成本的控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
  ①全员、分级控制原则成本控制必须是通过全体员工来完成的。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企业所有部门、项目经理部、施工队组等,因此,要求企业人人、事事、处处都要有成本控制意识,按照定额、限额、计划等进行管理。从各方面各层次堵塞漏洞,杜绝浪费,形成一个成本控制网。
  ②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原则成本控制的对象不只是施工、生产领域中的费用,而是贯穿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它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劳动组织、材料供应、工程施工、工程移交等各个方面。只有对全过程进行控制,才能促进各项降本措施得到贯彻落实,达到预期目标。鉴于施工项目的一次性特点,过程控制又必须是动态的。由于施工准备阶段的目标成本主要是依据上级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来确定的,当竣工阶段的成本核算造成了成本盈亏,或发生偏差,是来不及纠正的。因此,项目经理部应把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过程的动态控制上。
  ③计划调整加严原则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和控制时,只有按照目标成本计划内容实施的,才可由各部门(人)在工作职责范围内逐项处理。但对成本差异金额数较大的事项(如工资、奖金、办公费、差旅费),以及对单项目标成本超计划使用的必须经过规定的手续由专人审批,并对成本目标计划进行调整。
  如果成本控制没有原则,乱控乱卡,不仅不能控制成本,而且会造成混乱,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2)目标成本控制施工项目目标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先制订的成本目标,对施工项目日常发生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专门的控制方法,进行指导、调节、限制和监督;将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原来所规定的标准和预算之内。如果发生偏差或出现问题,就应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查明原因,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所发生的成本是在预定的范围内。这是一种经济控制,即经济行为的控制,也就是成本施控系统(主体)要对成本受控系统(对象)的输入进行调节,使成本受控系统的输出限制在预定的成本目标之内,最终达到预定的成本目标。
  (3)施工项目目标成本控制程序由于施工项目的单一性,决定了各施工项目的特点、合同要求、工程内容和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此,施工项目的目标成本控制将随着项目规模、特点及合同形式不同而变化,但其控制程序大致是相同的。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