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1、建设项目决策(熟悉)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建设项目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关系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工程造价的高低和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
2、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熟悉)
在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如下。
(1)项目合理规模项目合理规模就是合理选择拟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或居住规模。
(2)建设标准水平建设标准包括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建筑标准、配套设施、工艺标准、劳动定员等标准或指标,是编制、评估、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及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判断建设标准水平是否合理,关键是看其标准与市场需求是否相适应。
(3)建设地点建设地点的选择包括建设地区的选择和具体建设地点的选择。
具体建设地点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节约用地;尽量选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力求地势平坦而略有坡度(一般5%一10%为宜),以减少土方工程量,便于排水,节约投资;便于供电、供水、供热和其他条件的取得;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方法
(1)可行性研究(详见《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
(2)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详见《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
例题: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 )。
A、项目合理规模B、建设质量水平C.建设年限D.建设地点E、建设标准水平答案:ADE解析:建设质量水平、建设年限不是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1、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熟悉)
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包括在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和工艺设计三个阶段中。
(1)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包括占地面积、功能分区、运输方式。
(2)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平面形状、流通空间、建筑层高建筑物层数、柱网布置、建筑物的体积与面积、建筑结构等。
(3)工艺设计这主要涉及生产型建设项目中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设计。主要包括建设规模、标准和产品方案;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选择;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三废治理及环保措施;生产组织及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定员等。
2、设计方案评价
(1)设计方案评价原则(熟悉)
1)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从经济合理性角度看,工程造价应该尽可能低。但是如果一味追求低造价必造成功能低下,甚至无法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技术先进是要求项目应该尽善尽美,功能水平先进,但可能会造成造价高昂。可以说技术和经济是一对永远无法满足的矛盾,需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这个原则就是要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
2)考虑项目全寿命费用的原则所谓项目全寿命费用,就是项目从投资一开始一直到项目产品不能再继续利用为止所发生的一切费用。项目全寿命包括项目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两部分。项目全寿命费用包括建设过程的投资成本,即工程造价,和项目建成后使用过程发生的使用成本。坚持考虑项目全寿命费用的原则,就是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兼顾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力求项目全寿命费用最低。
3)近期与远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建设项目设计要求不仅要满足眼前或者短时间内的要求,还应该满足项目的未来需要。如果一味追求高标准,如对未来功能要求过高,就会出现成本过高而出现闲置的资源;如果一味追求造价节省,会出现功能过低,可能很早就出现功能落后。所以设计者要兼顾近期和远期要求,选择合适的功能水平。
(2)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熟悉)
不同的建筑设计,评价内容重点有很大区别。下面分别就工业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居住小区设计评价指标进行介绍。
1)工业建筑设计评价指标工业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和建筑设计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部分组成。其中总平面设计的评价指标有建筑密度、土地利用系数、工程量指标和经济指标。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工艺设计是工程设计的核心,其评价指标包括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差额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建筑设计评价指标包括单位面积造价、建筑物周长与建筑面积比、厂房展开面积、厂房有效面积与建筑面积比和工程全寿命成本。
2)民用建筑设计评价指标民用建筑设计要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其中居住建筑设计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平面系数、建筑周长指标、建筑体积指标、平均每户建筑面积、户型比。由于公共建筑种类繁多,具有共性的公共建筑设计的评价指标有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有效面积、平面系数、建筑体积、单位指标(㎡/人、㎡/座、㎡/床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