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企业管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练习试题精选七
来源:优易学  2011-10-26 11:25:4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1、反映物料管理标准收率类有()指标。
  A、优良品率
  B、物料利息率
  C、物料超用率
  D、物料拒收率
  标准答案:c
  解析:P513。物料管理标准收率类指标
  标准产量是指用标准的单位物料,按理想的工艺方法制成产品的数量。实际产量是指用标准的单位物料,按实际的工艺方法制成产品的实际数量。反映物料管理标准收率类有以下指标。
  (1)标准收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
  (2)物料超用率=(实际用料÷标准用料)—1;
  (3)优良品率=优良品数÷实际产量;
  (4)呆料率=呆料成本÷物料使用金额;
  (5)呆货率=滞销量(滞销金额)÷销售量(销售额);
  (6)废料率=废料成本÷物料使用金额。
  2、精益生产方式以()为手段,消除生产中一切不增值的活动。
  A、精减
  B、简化
  C、合并
  D、调整顺序
  标准答案:b
  解析:P522。精益生产方式以简化为手段,消除生产中一切不增值的活动。
  3、ISO9000:2000版标准对过程的定义是()。
  A、过程的结果(质量)
  B、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C、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D、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标准答案:d
  解析:P528。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产品(质量):过程的结果(质量)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4、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一般包括四部分;这四部分不包括()。
  A.顾客需求
  B.资源管理
  C.产品的实现
  D.测量分析和改进
  标准答案:a
  解析:P531。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图8—1为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一般包括四部分:
  第一,管理职责:即各级管理人员及各管理部门、各个管理职位所应承担的职责。
  第二,资源管理:包括人员、设施、设备、环境、合作者与供应商、财力与其他自然资源的管理。
  第三,产品的实现:这里包括产品形成的所有阶段和环节。
  第四,测量分析和改进:包括测量方法、测量技术、改进的计划、组织与实施。
  5、为了同国际市场接轨,国家技术监督局决定()ISO9000(族)标准,发布了GB/T19000--2000族标准。
  A.等效采用
  B.等于采用
  C.等同采用
  D.视同采用
  标准答案:c
  解析:P533。IS09000族标准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的国际标准。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标准的认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就相当于获得了一张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可极大地增强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同国际市场接轨,国家技术监督局决定等同采用ISO9000(族)标准,发布了GB/T19000--2000族标准。
  6、排列图中累积频率在()之间的因素为主要因素。
  A.0-20%
  B.0-80%
  C.20-80%
  D.20-85%
  标准答案:b
  解析:P539。根据累积频率在0-80%之间的因素为主要因素的原则,从图8-3可以看出,造成不格品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工具和设备,要减少不合格品首先应该从这三个方面人手。
  7、根据虚假数据作直方图时,往往出现()的非正常型直方图。
  A.双峰型
  B.孤岛型
  C.锯齿型
  D.陡壁型
  标准答案:d
  解析:P546。(6)陡壁型
  近似于偏心型,特点是图向一侧倾斜,往往是经全数检查,用剔出不合格品后的产品数据来作直方图时出现的状态,或是根据虚假数据作直方图时出现的状态。
  8、对正常型直方图的观察分析时,无富裕型是指()。
  A.图形完美,左右对称,距上下控制界限稍有距离
  B.图形中心偏离标准,但在控制界限内
  C.虽然中心没有偏离标准但接近上下控制界限
  D.图形距上下控制界限较远,工序能力出现较大过剩
  标准答案:c
  解析:P546。正常型直方图的观察分析
  当直方图的形状呈正常型时,即工序在此时此刻处于稳定状态,但还需要进一步将直方图同规范界限(即公差)进行比较,以分析判断工序满足标准公差要求的程度。
  常见的典型状态如下:
  (1)理想型:图形完美,左右对称,距上下控制界限稍有距离。
  (2)偏心型:图形中心偏离标准,但在控制界限内。
  (3)无富裕型:虽然中心没有偏离标准但接近上下控制界限。
  (4)能力富余型:图形距上下控制界限较远,工序能力出现较大过剩,通常是因为工艺精度高和检测次数多而造成。
  (5)能力不足型:已超出上下控制界限。此时已出现不合格品。通常是由于质量波动太大,工序能力不足造成的。这时应设法缩小实际分布的范围,或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大过大过严的公差范围。
  9、散布图的分析方法中,对于()的情况必要时需做分层分析。
  A.强正相关
  B.弱负相关
  C.不相关
  D.非线性相关
  标准答案:c
  解析:P551。散布图的分析方法:散布图作出后,需要从中解读出相应的质量信息。
  (1)有无相关关系分析。
  参见散布图的类型,确认数据分布属于哪一种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2)有无异常点的分析。
  散布图上的点大都集中在一起,有个别的点会脱离集中区域,成异常点。造成异常的原因很多,如测量失误,作业条件的变更等。这种情况下要追究原因,不要放任自流。
  (3)对于不相关的情况必要时需做分层分析。
  在进行散布图相关分析后,当出现不相关的分布时要做分层分析。有时按原料、机器台别、季节、班组分别绘制散布图后,也许会发现原来的数据分布是一种假象,分层后可能会给我们提供新的信息。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