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史、现实与挑战
资料显示,20 世纪初,美国已完成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建设。进入20 年代,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亦明显提高, 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买方市场已经形成。1900 年,美国人均收入为480 美元,到1929 年达到681 美元。[12 ]当时,普通汽车售价在300 美元以下,豪华汽车也不超过600 美元。但是,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一次性支付现金购买一辆汽车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时期,为了用现金购买一辆汽车,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必须积蓄5 年”。
事实上,最初美国人的消费观念亦是极为保守的, 但是,当1919 年美国一家处理汽车分期付款的财务公司GMAC ( General Motors Acceptance Corporation) 推出分期付款信贷消费方式时,美国人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此正如经济学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化矛盾》一书中所表述的,“造成新教伦理最严重伤害的武器是分期付款制度或直接信用”。然而,时代在发展,毕竟,因经济繁荣带来的稳定收入和对于未来收入预期的确定性,使消费者的超前消费无后顾之忧。以汽车为主的耐用消费品,特别是中等收入的家庭容易接受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而信贷机构也敢于放手发展信贷消费。 据美国学者Martha Olney 的研究,随着分期付款消费的扩大,1929 年美国普通家庭利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汽车的比例是1919 年的3 倍多, 从1919 年的4. 9 %上升到15. 2 %。 (185) 根据美国研究信用消费的专家Rolf Nugent 统计,到1920 年末,以分期付款的信用方式购买消费品的美国人占90 %。在美国人的总收入中,用以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比例从1916 年的3. 7 %上升到1929 年的7. 2 %。
分期付款的信贷消费方式,体现了生产与消费的相互紧密关联以及互为前提的经济学原理。
自20 世纪20 年代以来,在将近百年的历史上,美国大多数人均选择了这种消费信贷方式,从而极大地带动了美国经济周而复始的增长,刺激了经济的良性运行。
进入21 世纪后的我国,亦面临着与彼时的美国几近等同的经济大势。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发展最快、进步最大、变化最深刻的历史时期。1979 年至2003 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9. 4 % ,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4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 65 亿美元, 同比增长9. 5 %;2003 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预计到2020 年,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3 000 美元。 另据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于2005 年3 月的大胆推测:“假设中国经济每年增长8 %,这低于中国过去26 年平均年增长率9. 5 %,那么到2031 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将能够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3. 8 万元。所以,再用26 年, 中国的人均收入将能够赶上美国。” 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世界经济表明,人均收入1 000 美元前后,国家发展趋势会分化为两类:一类国家, 如新加坡、韩国,人均收入1 000 美元后,继续向2 000美元、4 000 美元发展;另一类如拉美等地的国家,人均收入达到1 000 美元后经济就停滞不前。
他指出,人均收入1 000 美元以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生活的要求出现多样化。
可以预计,我国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消费热点仍将集中于汽车与房地产市场上。而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 达到1 000 美元是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一个标志。人均GDP 达到3 000 美元, 汽车就会大规模地进入普通家庭。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大众汽车消费时代。2003 年汽车的保有量为2 400 万辆,预计10 年后当年的汽车销售量即达到1 300 多万辆。可以预计, 这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汽车工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甚至有专家预言,今后10 到20 年,汽车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拉动力最强的产业,每年GDP 新增量有1/ 7 至1/ 6 是由汽车产业提供的。④
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所面临的态势与美国20 世纪20 年代何其相似! 对于美国的经验没有特别的理由拒之门外!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另一大消费热点为房地产业。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李启明曾著文高度概括了房地产业的五大功能:其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以2000 年为例,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15 %的房地产投资,却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9. 3 个点中,房地产投资为其拉动了2. 7 个点;从支出法的角度看,投资对GDP 的贡献率为41. 94 % ,拉动GDP 增幅3. 3 个点。其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涉及到40 多个产业部门,按投入产出规模测算,每100 亿元房地产投资可以诱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出为286 亿元。其三,增加就业岗位。其四,使城市经济得到发展,城市面貌得以改善。其五,使城镇居民有新的投资热点。
当然,对于目前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亦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