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这部分内容在考纲中所占比重较小,内容的篇幅也相对较少,但涉及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部分往往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同时成为出题时的关注点。主要包含:教育心理学概述、学习与心理发展、学习的主要理论、学习的动机、学习的迁移五部分。
这一科目的复习大的框架上应该注重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流派关于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的不同理论观点和教育实际应用。以大纲为蓝本来看,我们应该注意下列方面。
概述部分与发展心理学概述的复习方法大同小异,考生应注意教育心理学区别于其他分支学科的特点。认识到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历史发展中的阶段和各阶段的关注点和主要成就,主要在于能系统地对知识点进行识记。
学习与心理发展包括四部分——学习的含义与作用,学习的分类,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风格与教育。重点难点在于学习的分类及学习的风格与教育。关于学习的含义与作用,主要是直接的记忆。关于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铭记这样一句话:学习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心理发展是学习的前提准备。在此基础上认识教材解释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都可能涉及。因此考生在复习中应该形成基本的记忆。所提及的两部分重点内容也应进行归纳整理。
学习的主要理论部分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理解的难点之一。主要讲了四种流派不同的学习观点。各流派的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大特色。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要注意的是:
1)每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2)每位代表人物的理论。
3)每位代表人物所做的实验研究及其结论。
其中,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是成系统的学说,需要重点识记。建构主义虽是“集大成者”,它融合了前两派里一些符合当代人们思维方式的观点,同时也顺应时代的要求,提出了譬如: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及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尊重学习者的意志等等一些更具有现代教育改革趋势的观点,但以往几乎没有涉及大题,可能与建构主义时代较近,目前仍存在学术上的争议有关。这部分内容不排除今后出题的可能性,没有出过的内容往往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考生可有针对性地安排复习。此外,人本主义罗杰斯的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很著名的,现在的教育都提倡以人为本,故本部分知识最好扩展理解记忆,有助于回答简答题或综合题。
学习的主要理论必需在理解其精神的基础上记忆,片面理解和死记硬背是大忌,只有领会精神才能灵活运用于各种类型的题目中。
学习动机这一章包含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与前一章的复习方法类似,也需要重点掌握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和实际应用,例如为何要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问题。
学习的迁移这一章包含学习迁移的含义和作用、主要理论、学习迁移的条件和促进。重点也要掌握迁移的理论和实际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解题的基础就在于对相关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复习方法也与前文类似,其中迁移的理论繁多,考生应把握其中代表性的内容,记住标志性的语句,能在解题时有话可说,辨别时思路清晰。
参考书目
(1)发展部分: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桑标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三本参考书目的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林老师这本所占内容比较多,也相对全面,内容也的也很详细。需要你耐心去读三四遍,达到能在脑中浮现知识框架的水平基本就可以了,临考前一个半月左右则可借助经过提炼的一些辅导资料和笔记。并进行详细的归类和整理。但是前者是前提。
朱老师版本的与林老师的是一个体系的,有很多共同点,但其对儿童的一些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讲的很全面,很透彻。这本书同样需要你自己提炼内容,因为对应这本书的辅导资料不多。桑标老师的这个版本,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知识很前沿化。如元认知部分可以以此书为参照。
(2)教育部分 :
冯忠良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
主要以冯老师这本为蓝本。陈老师这本更实用于第三章的复习。其中谈到了很多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这样可以培养我们的联系性思维。后者我认为主要作为补充,逻辑性不及前者,其中很多内容重点不太突出,对于分考点的复习不理解之处可作为参考。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