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校考研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埋头苦读,是暑假大学校园里最常见的风景线。而今夏,这道风景线显然有了更大的规模,据调查,一些专业的考研率甚至达到90%。同学们说,“考研比今年夏天长沙屡破纪录的天气还热。”考研族抱着不同的理由选择考研之路。他们中有执著奋战的考研“钉子户”,也有来去匆匆的“昙花族”;有“追求时尚”的跟风族,也有“迫于生计”的落难户。但是,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宜考研,我们请专家为考生把脉。
提文凭 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
风险指数:★★
“像我们三本的学生,要提高起点必走考研的路啊!”宋铁山高中时是班里的尖子,高考败在数学上,只上了三本线,考虑到能以读研来脱离“三本生”的尴尬身份,小宋在高考志愿上毅然选择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他给了自己一个觉得理性的理由。如果要去一个更好的本科学校,就必须复读一年,如果用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考研,把遗憾补上不是更节约时间?
今年大三的小宋就开始化决心为行动,这个暑假他虽然在媒体实习完成专业任务,但单词书不离包,而且还报了几个考研辅导晚班,用小宋的话说,“每天都很累,但却充实并快乐着!”据了解,抱小宋这种目的的考研学生非常多,大家都表示硕士文凭是他们弥补高考遗憾的不错方式。
专家说话:为文凭而考研是比较盲目的,同学们更应该多考虑自己的能力和爱好所在。一年的奋斗加上三年读研的高成本,值还是不值?每个同学心里都应该有一杆秤,知道自己考研到底需要什么。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