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质量 我校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始终坚持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举,本学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并举,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不断增强研究生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对研究生教育不断增长的广泛性、多样化的需求。
在培养过程中,我校强调对研究生课程、论文开题以及论文质量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规定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必须通过中期检查、开题报告、预答辩和答辩等关键环节。在培养方式上,我校注重与在京科研单位及科研院所之间进行联合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鼓励院系和导师采用研究型、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如Seminar教学、案例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鼓励院系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培养方案和课程。在培养机制上,通过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提前攻博攻读博士学位等形式,把那些学术研究型人才提前吸收到硕士和博士生队伍中来。
学校利用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鼓励并要求导师拿出科研经费,与名校和著名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同时利用专项经费给予支持。积极扩大国际研究生教育合作项目,先后与美国西雅图大学、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英国威尔士斯望西大学、法国巴黎高师、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日本广岛大学等10余所大学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每年选派100多名研究生赴海外学习。
学校设有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研究生单项奖学金、研究生科研奖励、学术创新立项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国内外联合培养基地等奖励项目。另外定期评选优秀科研成果,资助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每年举办研究生学术节,知名学者论坛百余场,博硕论坛促进学术交流、历练学术能力。
二、就业前景
我校研究生就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可以在全国的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另一部分可以在全国的教育系统就业。近年来,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首都师范大学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为各类不同需求的学生搭建不同的就业平台。
青年人网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青年人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