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D 2.C 3.D 4.A 5.D 6.B 7.A 8.C 9.A 10.D 11.C 12.B 13.C 14.A 15.B 16.B
二、多选题
17.AB 18.ABD 19.ABC 20. ABCD 21.AB 22.ABD 23.ABD 24.BC 25.BD 26.ABD 27.ACD 28.ABCD 29.ACD 30.ABC 31.ABCD 32.AC 33.ABCD
【答案解析】
1. D
题目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相区别,A与题意无关,B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C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的区别,都没有全面反映题意,D则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D为正确答案。
2. C
时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和物质运动不可分,时间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题目中原子处于不同速度下其自身的时间会有不同,这是时间的相对性的表现。故选C。
3. D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区别于认识的本质在于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而实践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在于主观能动性。本题考查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区别,答案选D,直接现实性。
4. A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的功能。文化具有五种功能:(1)文化具有维护、巩固或批判、变革现实社会的功能。(2)文化具有信息知识传承和认识的功能。(3)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的功能。(4)文化具有调控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运转的功能。(5)文化具有构造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功能。本题题干中“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句话正说明了文化对于人的培育和塑造功能,所以选项为A。
5. D
该题考查对工人劳动时间的掌握。工人的整个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即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即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6. B
该题考查对土地价格的理解。土地价格=地租/银行存款利息率。
(1)已知地租=200万元,土地价格=4000万元,则银行存款利息率=地租/土地价格 =200万元/4000万元=5%(2)已知银行存款利息率=5%,地租=300万元,则土地价格=地租/银行存款利息率=300万元/5%=6000万元。
7. A
该题考查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解。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现阶段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为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必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8. C
平均地权,使地主不能因地价上涨而坐享其利。以改善人民物质生活,防止出现贫富严重对立为目标。节制资本强调“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故选择C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指反对帝国主义,主张民族平等。民权主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民主主义不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
9. A
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提出了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这就开始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10. D
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手工业和其他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步骤和形式是从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大体与农业相同。
11.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为改革是在中国GCD的领导下进行的,它丝毫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所以选项B错误。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这就确保了改革的性质不会改变。通过这种改革,社会主义制度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选项A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选项D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因此,正确答案选C。
12. 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民主与法制,人民不能当家作主,那就不是社会主义。因此,正确答案选B。
13. C
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题目中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因此,正确答案选C。
14. A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因此,正确答案选A。
15. B 此题为时事题
16. B 此题为时事题
17. AB
题目问的是漫画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要求选择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观点,AB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观点,符合题意。C只看到人与自然的对立,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D把人类依附于自然看成是人类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完全否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是错误的。
18. ABD
题目中引言的含义是不能完全相信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还要重视直接经验。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反映了仅凭间接经验是不够的,还要重视直接经验,完整反映了题意,B“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强调题中的思想,C讲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和题意无关, D“饱经风霜”是指直接经验丰富,“缺乏阅历”则是指缺乏亲身经验,这二者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势必不同。故答案选ABD。
19. ABC
题干中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中,A选项个别——一般——个别,属于辩证法的内容。B选项实践——认识——实践,属于认识论的内容。C选项群众——领导——群众,属于历史观的内容。而D选项说的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不符合题意。因此答案为ABC。
20. ABCD
本题考查的是交往的社会作用。交往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3)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4)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题目要求选择的是交往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表现。答案选ABCD。
21.AB
该题考查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及使用价值数量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数量即使用价值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22.ABD
该题考查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的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前提之一是把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因此第一部类再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c可以在本部门内部通过交换来实现,同理,第二部类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v+m可以在本部门内部通过交换来实现。即A、B项正确。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I(v+m)=IIc,因此I(v+m)是通过和IIc交换实现的。因此,C项不正确,D项正确。
23.ABD
该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为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家采取一系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物价。C项本身不属于货币政策。
24.BC
该题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因。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各种生产要素是创造价值的物的条件,换句话说,只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创造价值,其他生产要素是通过具体劳动将其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因此A项错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即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照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多少参与分配,它是要素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因此B项正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因此C项正确。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某些生产要素如土地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是商品,也就没有价值。因此D项错误。
25.BD
选项A是在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的,这时还没有正式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同年召开的七大上,正式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概念,刘少奇在做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毛泽东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作了科学表述。选项C是干扰项。
26.ABD
在民主革命时期,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占农村人口的5%,他们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的剥削也很残酷,带有半封建性,但富农一般自己也参加劳动。所以答案是ABD,C选项自己不劳动显然不正确,而后半句出租土地并放高利贷是正确的表述。
27. ACD
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国GCD确立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方针。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的一个时期,毛泽东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社会主义的利益。故选择ACD。
28. AB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所做出的重要决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正确答案选ABCD。
29.ACD
这是邓三理论与时政相结合的试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因此,正确答案选ACD。
30. AB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因为它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它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D选项,广大人民并不是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而是通过选举产生出的人民代表来行使民主权利。因此正确答案选ABC。
31.AB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纲领。此题属于识记知识,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200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因此,正确答案选ABCD。
32. AC 此题为时事题
33.ABCD此题为时事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