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是( C )
A.独立自主,不结盟 (根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准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宗旨和目标)
D.加强和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立足点) (本题重要)
32.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D )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与时俱进 D.改革创新
33.我党解决自身存在问题、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 C )
A.创新精神 B.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C.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34.《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指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 C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发展是硬道理
C.科学发展观 D.“五个统筹”
3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大力提高( A )
A.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B.对外开放的水平
C.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D.资源的配置效率
36.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B )
A.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B.区域间互相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
C.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D.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
37.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哲学依据是( B )
A.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原理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D.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38.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是( B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质量效益
C.构建节约型社会 D.扩大生产规模
39.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 B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统一战线 D.中国GCD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0.2005年12月,中国国务院发表了( A )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坚强决心。
A.《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B.《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C.《中国的国际战略》 D.《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