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概况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由国家教育部、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共管。宁波大学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率先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校名,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后,又有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宁波大学1992年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03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2005年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亿元。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占地24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学校各类设施齐备,办学条件优良,建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藏书140余万册,拥有5家设备齐全、水平较高的市级附属医院。宁波大学地势开阔,甬江蜿蜒,树木葱茏,楼宇林立,是求学治学的极佳场所。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多名,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名,含中国科学院共享院士6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5名,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工作人员2名;有正高职称人员214名,副高职称人员587名,有博士学位的209名,另有近百名教师博士在读。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300余名,研究生千余名,外国留学生(含短期培训)170余名,成人教育学生9700余名。
学校积极倡导浙东学派“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全面实施了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和英语、体育等专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检多次名列浙江省高校前茅。学校成立了学生帮困助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习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中心等5个中心,制订并实施了学生非学业因素评价办法、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制度,创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讲述宁大人自己的故事”、“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品牌,学生的服务与指导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加强,校园文明和校园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并逐渐形成学校特色。
综合性 学校积极构建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学科体系,现有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大门类,设有19个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5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0个宁波市重点实验室,3个宁波市工程技术中心和一批科研机构;建有12个省重点学科,其中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2个,另有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专业9个,市重点专业4个,已基本形成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建设体系和优势特色学科群。
侨资性 原宁波大学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率先捐资创办,在发展过程中,包氏姐妹、邵逸夫、曹光彪、包玉书、赵安中、李达三、朱绣山、朱英龙父子等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给予了大量捐助和广泛支持。二十年来,50余位宁波帮人士捐资近3亿元人民币,帮助学校建设了一批教学和科研大楼、造就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高起点办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众多“宁波帮” 的捐资助学已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优势。同时,他们重教兴学、造福桑梓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的独特内涵。
地方性 宁波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和华东地区的重要贸易口岸,2005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已跃居全国第六位。作为一所由城市名称直接命名的大学,学校牢固确立了为地方服务的理念,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重点,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为指导,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着力开辟产学研工作新渠道;以政策措施为保障,以与各县市区的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服务地方,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的总体实力,于地方求发展,从综合找优势,以特色创一流。
开放性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高校,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倡导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重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至今已与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4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拥有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资格;每年向国外知名高校派遣优秀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加合作商务管理、中澳MBA、来华留学等多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同时,学校与港澳台地区的联络与沟通非常频繁,目前已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7所院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努力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锐意创新,提高质量,培育特色,融入地方,争创一流,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招 生 说 明
(一)招生专业及人数
2007年我校共有53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本招生简章专业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计划,实际招生计划(含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自筹经费计划)以国家下达的文件为准,且各专业的招生数将根据考生报考及上线情况而有所变动。
(二)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GCD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⑵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⑶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及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⑷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的硕士生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5.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生,接收港、澳、台人士及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每年10月进行。推荐免试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期限内到相关报名点办理所有报名手续。
(三)报名及考试办法
1.200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具体报名日期、报名办法和初试相关事项详见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 复试由我校组织安排,实行差额复试,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择优录取。初试和复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办法将适时另行通知。
(四)培养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
1.委托培养硕士生、自筹经费硕士生的培养费收费标准为7000元/人•年。
2. 住宿费按照我校有关宿舍(含公寓)收费标准缴纳。
(五)我校硕士生的有关待遇
1.符合条件的硕士生,可享受我校设立的普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待遇。
2.学校为研究生设立曹光彪学生科研奖、绣山清寒优秀学生奖学金,绣山清寒新生奖学金,奖金额度最高可达10000元人民币。
3.我校为硕士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
4.家庭困难学生可申请助学贷款。
5.通过CET6的考生可在入学后申请英语公共课免修,CET6合格分数的时效为2年。
(六)其他注意事项
1.在审查考生网上报名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我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2.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提交的所有材料应清晰、详细、真实;对于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即取消其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3.我校研究生学院受理招生政策的咨询,不办理购买参考书业务;有关报考专业的具体问题及购买参考书目等事宜,可直接与相关学院联系(详细通信方式见“学位点简介”)。有关招生简章的详细信息可查询宁波大学研究生学院网站。
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风华路818号 宁波大学研究生学院
邮政编码:315211
电话:0574-87600226
传真:0574-87609125
网址:http://graduate.nbu.edu.cn /
三、参考书目
020202区域经济学
初试:801:《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区域经济学》高洪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复试:《发展经济学》毕世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加试:1.《世界经济概论》钟昌标主编,山东地图出版社,2001。 2.《统计学原理》黄良文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020204 金融学
初试:801:《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金融学》金融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加试:《商业银行经营学》戴国强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证券投资学》曹凤歧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020205产业经济学
初试:801:《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产业经济学》,苏东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复试:毕世杰:《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加试:《区域经济学》高洪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020206 国际贸易学
初试:801:《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国际贸易》钟昌标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复试:《进出口贸易实务》吴百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加试:《国际经济学》华民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020209数量经济学
初试:801:《西方经济学》(第2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统计学》袁卫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复试:《微观经济学教程》黄亚钧 姜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经济计量学》李长风著,上海财经出版社,1996。
加试:《西方经济学教程》(第3版)梁小民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经济应用数学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0202企业管理
初试:802:《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复试:《企业管理学》黄渝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加试:《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管理思想发展史》孙耀君,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参考书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献:
初试:601:《宪法》许崇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法理学》孙国华、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国际私法》黄进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张正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刑法》王作富主编、黄京平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03:《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民法》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知识产权法》刘春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