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4分)
1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18.辩证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A.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
B.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
19.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通过
A.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实现的 B.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改造实现的
C.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现的 D.自然界的人化实现的
20.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
D.否定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21. 关于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正确的说法
A.如果社会的平均生产状况不变,个别企业可能获得绝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必然结果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D.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不需要以科技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为前提
22. 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特点有
A.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不参加社会总利润平均化的过程
B.生产农产品的优等地、中等地和劣等地之间不存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
C.租种任何土地生产农产品都必须交绝对地租
D.绝对地租的来源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23.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的必要性在于
A.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24. 兄弟二人各承包了本村的五亩菜地。哥哥按老办法种菜;弟弟则精耕细作,采用了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设施。结果,弟弟菜地的产量和收入都大大超过了哥哥。从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出兄弟俩的收入差距主要是因为弟弟增加了
A.劳动投入 B.资金投入 C.土地投入 D.技术投入
25.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上,中国GCD人曾出现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 教条主义 B.投降主义 C. 主观主义 D. 经验主义
26.针对土改中出现的“左”的偏差,毛泽东在1947年12月会议上强调,土改中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是
A.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B.彻底打倒地主阶级,没收其土地
C.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D.限制富农,减少他们的剥削
27.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对价值规律的认识有
A.价值规律是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违背,只能利用,价值法则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
B.价值规律没有姓“社”姓“资”之分
C.价值规律在生产资料各部门之间和生产领域内也发生作用
D.所有的经济单位都要利用价值规律进行经济核算
28.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包括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怎样走这个道路
2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为
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
D.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30. 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多个方面的发展构成,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些方面主要为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31. 社会主义要大力建设精神文明,现阶段的重点是
A.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B.培育“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
C.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2.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
D.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