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规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是客观的、普遍的,其表现形式又是多样的、特殊的。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表现在:(1)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3)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辩证的否定观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观察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辩证的否定观启示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扬弃的方法。必须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把握住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对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GCD领导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
【思路点拨】材料1和材料2分别是当前传统文化热的具体表现,材料3则是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论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可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加以分析,即“既克服又保留”一分为二,采取既批判又继承的态度。对于第二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属于09年大纲新增知识点,考生可依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论述回答。
35、【答案要点】
1、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企业收入、个人收入和国家财政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一种分配和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推进器,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和重要保障。
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主要在于:①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长期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需要。②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原有社会保障的筹资办法,调节机关机构利益关系,建立劳动力流动机制。④是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⑤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2、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中国政府要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做到全民保障。
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扩大个人帐户试点。(2)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企业裁员今后将逐步依法纳入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3)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4)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5)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做好优待抚恤工作。(7)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思路点拨】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大事,目前我国推出的医疗制度改革就是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1从事实层面强调了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材料2则表述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所采用的一些具体政策,材料3则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做了一些理论与现实的展望。考生在答题时关键是对每一则材料进行全面总结,准确定位,并和相关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寻找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表述。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