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一个通宵将书通读了一遍,感慨万千:生活中有人一帆风顺,但有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艰难前行。我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黑色的扉页。是的,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什么才是我想要的?在什么样的地方,就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做什么样的人。我要做那只心无旁骛的蚂蚁。
每每在黑暗中看着这盏路灯,便觉得它就如同我的理想,始终在前方指引着我,感召着我。对我来说,追逐理想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我不知道理想会在岁月流逝的锤炼中日趋成熟,还是会被现实打磨得体无完肤。我只知道,我在为实现理想矢志不渝地奋斗!
挫败使我走过自命不凡的学生时代、步入社会后,看到了自己的平凡;让我尽早地拥有了直面人生坎坷的力量和信心,顺境不得意,逆境不消沉,绝境不绝望;教我懂得人越是在困境就越需要有理想做指引,学会感恩和宽容,始终微笑面对生活——把遇到的所有帮助和冷眼、关怀和打击都化作前行的动力,以青春的名义,给自己、给一切关心爱护我的人一个坚实的承诺: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是最努力的。
也许有一天,所有的理想都会归于平淡。但我希望这段记录着理想、勇气和奋斗的岁月还能提醒自己:我曾经为理想做过傻事,曾经拥有一颗不肯轻易蛰伏的心。
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海子
一、我的大学
我常想,要是7年前的高考考得更好一些或者更糟,今天我就应该过着另外一种生活了。可是生活无法假设。7年前的7月7日是我18岁的生日,也是当年高考的第一天。三天的高考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1998年9月21日,我穿着一身橄榄绿的学员服走进了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我当初选择公安院校有着很强的理想主义,觉得一身制服能使男儿现其英武,女子脱尽娇柔,使人增色不少。而且公安院校自成立起即实行“计划招生,统一分配”的政策,招生即招警,在其他大学生要为找工作奔忙时,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历经社会变迁的父母明白一份稳定的收入和体面的职业对于一个女孩的重要性,也很支持我的选择。
从此,我便在军事化管理的大学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训练。虽然封闭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员的视野,但我也从看似枯燥压抑的环境中受益匪浅。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大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对基础素质的提高,是对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确立,而高强度的警体训练提高了我的身体素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理念也因此逐渐渗透进我的血液,汇入了我的灵魂,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因为有了这份品质,在毕业后的日子里,我才能更加执著地在坎坷中前行。
公安院校女生少,加上我自身的努力,大学三年我取得了很多荣誉,并在大学二年级时成为预备党员,大学三年级拿到自学考试的本科文凭。父母和师长都对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等及毕业,就业形势急转直下,我们不再享受“分配”的待遇了。毕业那天,没有长亭的酒,没有古道的柳,只有操场上静静飞舞的蝴蝶送别了抱头痛哭的我们。毫无准备的我们就这样被推向了现实社会。
二、在人间
一直引以为傲的专业现在却成为了发展的桎梏。我们在求职中屡屡碰壁。男生有的去做了保安,有的去做了推销员。女生的路就更窄了。我原想先回家乡的县公安局,边帮忙边等待招警考试。可安排了近二十个公安子弟的县公安局却拒绝了我。政工室主任眼皮也没抬,将我的简历顺手一扔:“你怎么能和他们比呢?”
后来我参加了市电视台新闻记者招考。笔试、面试之后,电视台通知我被录用,让尽快将档案调去。可我却犹豫了。我怕一旦进入电视台,就再也没有机会参加招警考试了。毕竟一身制服穿了三年,有感情啊。最终我选择了放弃。
再后来我应聘到家乡一所私立小学工作,教语文兼任班主任。我向来做事踏实,又想着隔行如隔山,生怕误人子弟,便格外尽职尽责。可后来校长携款外逃,我失业了。当时真觉得生活和我开了一个大玩笑。
不久,一个消息重新让我振奋了:团县委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位副书记,要求是女性。我拿了简历去应聘。书记让我先试工,并且几乎没有任何报酬。因为心中抱了希望,我也相信自己的实力,便开始毫无怨言地加班加点组织各种活动,筹备建团八十周年大会……可我的幻想终于被书记在一次醉酒后说出的话无情地击碎了。“其实,副书记的人选上面早定好了。你的学识、工作能力、为人的确不错。可惜你什么编制都没有,不然我一定想办法把你调过来。团县委还空缺一名科员。这里不缺官,就缺能干事的人。”书记的一番话,给我三个月的辛苦生活做了个漂亮的总结。副书记上任后,书记还想让我继续帮忙,我不愿意没有任何身份地留下来,于是拒绝了。
2002年6月,我毕业一年了。此时,省里首次大规模地开始招考公务员。大学同学纷纷给我打来电话,大家心底的雀跃溢于言表——不论结果如何,总是给我们机会了。毕竟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千古不变的真理,太压抑的人生需要转机。毕业后磕磕绊绊的这一年,让我迫切需要有一次证明我实力的考试。可惜我们县并无招警指标。综合了我的性别、专业等因素,我报考了县委办综调专干。
当时,有个借调到组织部的人也报考了这一职位。尽管省里统考的《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能力测试》我比他考得好,可由县人事局出题、组织部改卷的专业课《你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的作文,他高出了我30多分。在接下来的面试和体检中,他都因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最终反败为胜。最后的综合分他高出我0。9分,第2名的我顺理成章地落榜了。
属于公务员的戏剧已经散场,可我的人生,还得继续。生活的轨迹永远不会按照我们的设想进行,这是生活残酷的一面。
我马上应聘到正组建的县报报社,成为一名采编人员。一年前我因为割舍不下公安情结,放弃去电视台当新闻记者;如今还是加入了新闻队伍。其实大学时代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个公安记者,白纸黑字书尽警界大案小事,该是何等快意。现在虽然已经脱下制服,却圆了另外一个梦,也算聊以自慰。
报社社长同时也是县电视台负责人,非常爱护员工,手把手地教我从采稿、选稿、改稿、组稿到设计版面和校对。我起先负责文艺副刊,后来总编让我兼跑新闻。新闻工作是党的喉舌,我自然总得往县委办跑,偏偏又总会遇到那个胜利者。
彼时我年轻气盛,每跑一次新闻,心里就似隐隐被针扎一次,痛不可堪却又苦不堪言。社长和总编都了解我的情况,见我情绪不好就分头找我谈话。至今我还记得总编的那句话:“当你还是一株小草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踹你一脚;当你长成了大树,踹你的人就要当心他自己的脚了。”
我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长成大树。如果单靠时间的流逝,我是等不起的。出名要趁早。我不想出名,我只求活得开心。靠继续跳槽?显然不现实。我并不是个热衷追求不停变化的人,而且这种变化无法给我带来实质意义的提高。能改变我命运的,仍只有考试。除了继续读书深造外,我无路可走。
于是,我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也知求职谋生之艰难,可因为年轻,没有恐惧过将来。我在一片挽留声中辞职了。开始了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全职考研。
小城的人都是务实的,他们都认为我的举动纯属年少任性。好心的社长和总编都辗转托了很多人做我的工作,希望我能回去。当时我在报社的工作已经得心应手,即将转正,而好多大学同学都还没有找到工作,仍在四处漂泊。社长此前也找我谈过,说想把我录用为电视台新闻部的正式员工。读书人最讲知遇之恩,我没有理由不珍惜这个岗位。
然而,我决心已下,背水一战,哪怕惨败,也无怨无悔。
三、备战考研
2002年11月17日到2003年1月11日,我开始了短暂而清苦的复习生活。
我的大学只是所专科学校,特定的教育模式造就了我盲目的英雄主义。我只想着毕业后踏踏实实地工作,多破几个大案要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立功授奖,所以公安业务课都学得不错,却从没有想过有一天还会继续求学,所以对考研几乎一无所知。
我只好选择了和公安专业比较相近的法学专业。
首先的难题就是专业课的书买不全。指定的6本法律教材我只买到了3本,其余的只好找了北大的教材来看。
其次就是英语。大学里我们实际只学习了1年的外语,毕业后我也很少碰,估计还低于参加高考时的水平。刚做阅读时,有一半的单词我都不认识,解题技巧全派不上用场。靠查字典一小时才能勉强做完一篇阅读理解。我当时真是欲哭无泪。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我开始通过大量的阅读找语感,早晚朗诵新概念第三册和第四册,反复背诵考纲上的单词,同时一遍又一遍地做真题。通过一个多月的狂轰滥炸,我渐渐地有了状态。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偶然看到了《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一书,被书中每一位硕士的故事深深打动,觉得自己并不孤独。
仓促应战的这次考研,我的政治和英语虽顺利通过,可因为专业课的缘故,我以22分之差落榜了。虽然没有考上,却给我传递了一个信息:考研,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如果我准备再充分一点,也许就能成功了。
2003年的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席卷了神州大地,正要出去找工作的我被迫赋闲在家。抗非之战如火如荼。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多么渴望能在这场运动中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啊,可是没有组织接纳我,没有单位认同我。我深深体味到了没有身份、不被主流社会认可的边缘人的痛苦。可我的人生还没展开啊,我不能让心就觉得累了。我一遍又一遍地在日记上写道:“生活是美好的,一切的苦难都将过去,正出现的苦难也会成为过去。”
2003年6月,我应聘到市里一所公办中专学校,担任法律和哲学老师。我虚心向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学习,反复揣摩,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因为只是代课老师,我工作压力很大,不敢有丝毫松懈。
一个偶然的机会,校长随堂听了我上的法律课。当时我并不认识校长,仍照着平常的模式讲课,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都让校长很满意。课后他问了我的情况,说:“编制学校有,就是留给能上好课的老师的。”想着又可能成为一名“公家人”,有正式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每月能拿固定的薪水,我当时几乎都心动了。
就在这时,一位朋友给我寄来了《风雨考研路》和《考研战略战术》两本书。我花了一个通宵将书通读了一遍,感慨万千:生活中有人一帆风顺,但有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艰难前行。我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黑色的扉页。是的,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什么才是我想要的?在什么样的地方,就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做什么样的人。我要做那只心无旁骛的蚂蚁。
经过冷静的分析,我实力不强,加上复习时间有限,考上法学硕士的难度较大。于是决定改考法律硕士。因为当年的专业课指定用书尚未出版,我便先开始复习公共课。
当时学校在申报国家级重点中专,每个老师都重任在肩,十分繁忙。我的时间有限,复习进行得十分艰难。2003年11月15日,是考研报名的第二天,也就是在那天,我才拿到了专业课的指定用书。其实当年大家的起点都一样,几乎都是在那时才拿到专业课的指定用书,可我因为急功近利而格外患得患失。
这一次,我以1分之差再次落榜。
得知成绩的那天,下着大雨。是夜,我辗转难眠,披衣走到阳台上。雨中的校园安静祥和。大雨将万家灯火沐浴得十分温馨,我的心却分外凄凉。
四、不归之路
2004年是我的本命年。环顾四周,昔日的同学或者同事都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地恋爱结婚生子,生活得有滋有味。可我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经济基础,更没有奢侈的爱情。
也许考研真的是一条不归路,一旦上路很难回头,在连受挫败后,我“一定要考上”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考了一年法学硕士,一年法律硕士,我虽未考上但仍觉收获不小,毕竟踏踏实实看了些书,学了些东西。尽管法律是显学,相关学校年年扩招,可我渐渐觉得法律并不是我的最佳选择。谋事与谋道能相结合吗?有一门能让我将全部身心相托终身的学问吗?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不归路,我索性再彻彻底底地“傻”一回。当了一年多哲学老师,我对这门学科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记住了北大胡军教授的一句话:“哲学是指导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艺术。”我渴望过上美好的生活。
2004年9月底,我决定再次改变我的报考方向:哲学硕士。当然,这也意味着我又要重头开始学习专业课。
我毅然下定了决心。我之所以能忍受寒冷,是因为我渴望着春天的来临。
就在我为报考哲学专业做准备时,省公安厅和人事厅联合发布了招考人民警察的公告!我很多大学同学都纷纷从天南海北赶回家乡参加这次招考。
自从2002年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考过公务员。我以为自己已经习惯或者接受了眼前的事实,对埋在心底的痛苦逐渐麻木了。可得到这个消息后,我虽没有像有些同学那样喜极而泣,心里却也像是被谁狠狠地划了一刀。不想不意味着忘记。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穿过制服的人脱下制服后都会有深深的眷恋和不舍,至少我是。距离我初试警装已经过去了6年。6年,红颜已暗换流年。警服也已经换成了99式的藏蓝色。毕业后,我最不愿意碰见的人就是身着警服的警察——那会勾起我太多的心痛。
我在是否报考这个问题上非常犹豫,因为招警考试的时间恰在考研复习期间。爸爸妈妈一直为我没有正式工作而担心费神。我既担心参加招警考试会影响我考研复习的精力,又不愿错失这次重新穿上警服的机会。犹豫之中,我来到了市公安局了解相关情况。
在市局,我遇到了从母校来此出差的大队长。毕业后我一直不敢和大队长联系,因为我不愿意在最落魄时见人。
“孩子,你一点都没有变。”大队长刚说完,我的眼泪就一下涌出来了。
我的泪无声地汹涌着。求职的奔波劳顿,待业的迷茫苦涩,考公务员落榜的心酸无言,考研路上的坎坷艰辛……这一切都不曾使我掉泪。至少,我为了可怜的自尊在人前保持着坚强。但在那一刻,在我的恩师面前,我肆无忌惮地哭了。
在我入党时,大队长代表组织和我谈话。他反复强调恩格斯的一句话:“有所作为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并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作为的人。可这几年我一直在为生存苦苦挣扎。距离大队长当年对我的希望,天差地别。
大队长最后替我做了决定:“先参加招警考试吧,考上了再考研究生也不晚。”
警察对身体条件的要求比一般公务员要高,经过几次的考研复习和长期的伏案工作,我的视力已经不如从前了。10月中旬,我来到地区医院做视力矫正手术。可是,手术失败了——因为过矫,我看远物、近物皆模糊,而且嗜睡。医生告诉我不要着急,过段时间会慢慢恢复。我万分痛苦,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呢?
当时学校的活动也很多:教研室安排我参加多媒体教学比武,校团委安排我辅导学生参加首届市中专学校学生语言文化艺术大赛……我每周课时有18节,还要往返江南、江北两个校区。一时间,我身心俱疲。并不是我贪心,想要的太多,而是经历的挫败太多,我学会了给自己留退路。
这时,妈妈从家乡来到了学校,陪我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照顾我的衣食起居。
11月30日,是招警考试的笔试时间。笔试完后我去医院复查,双眼视力终于稳定在了5。1的正常状态。但医生告知,要好好保护眼睛,3个月内不能用眼过度。
考试已经迫在眉睫,而我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复习,心里真着急。我有些不管不顾了。但往往看不了半小时就只能放下书——并非严遵医嘱,而是看书时间稍长眼睛就会胀痛、流泪,视物有重影。我不得不休息。
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偶尔也会声泪俱下地数落我:“我不求你大富大贵,只求你能平平安安。不管是考上了警察,还是继续当老师,都没有什么不好的。你为什么一定要折腾自己呢?你为什么就不能像其他女孩子那样,安安静静地工作、恋爱,让我安心呢?”涉世方知父母恩,我明白妈妈的心情,爱之深,痛之切啊。妈妈并非不支持我考研,而是不愿意看到我屡战屡败。爸爸妈妈一直含辛茹苦,对自己的生活只有最低的要求,却对我的幸福有最大的盼望。特别是我考研的这几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爸爸妈妈始终是我最强有力的支柱。我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加油,一定不让妈妈再为我流泪。”
我虽然想全力复习,可是也没有放松工作,我不敢辱没教师这个职业。白天备课、上课、改作业,只有晚上才是我集中学习的时间。看书累了,我就顶着寒风去操场跑步,就这样度过了最后的复习阶段。学校操场的跑道旁有盏小小的路灯。每每在黑暗中看着这盏路灯,便觉得它就如同我的理想,始终在前方指引着我,感召着我。对我来说,追逐理想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我不知道理想会在岁月流逝的锤炼中日趋成熟,还是会被现实打磨得体无完肤。我只知道,我在为实现理想矢志不渝地奋斗!
五、等在窗外的新年
2005年1月上旬,招警考试结果公布,我顺利考上。一夜之间,我有了稳定的工作,又能重新穿上笔挺的警服了。
“还考研究生吗?”妈妈问。
“考!考上为止!”我回答得很坚定。人的一生有许多目标,而考研于我,已不再是终极目标。它既不是痛苦的起点,也不是幸福的终点,而只是一个过程,是我人生的一个驿站。
1月20日,学校放寒假并公布年度评教评学结果:我名列外聘教师第1名。
1月22日,下了场特别大的雪。好多朋友都发来短信,我带着祝福第3次踏进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
因为下雪,公交车停开。妈妈步行到很远的超市给我买来面包牛奶当午饭。看着妈妈的白发和被雪水浸湿的鞋,我的心头一阵酸楚,暗暗发誓,不让妈妈再为我长一根白发。
有很多来陪考的都是情侣。为了缓和气氛,我假装轻松地对妈妈说:“妈妈,明年我再来,就找个男孩子来陪考。”妈妈静静地看着我,当时我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她拍拍我的手背,轻声说:“明年是该有个男孩子来陪着你了。但妈妈希望是在大学的校园,而不再是考研究生的考场。”是啊,我是个太倔强又太自私的人,在坚持自己理想的同时的确错过了一些人,甚至还不经意地伤害了一些人。
考试过后,生活又似乎恢复了原有的平静。过完春节,县公安局政工室通知我去帮忙。我被安排做文字工作,每天坐在电脑前编写简报、情况汇报和工作小结。我终于明白警察是无法自己选择轰轰烈烈或者平平淡淡的,我能做的,只有服从和敬业。不久,政工室主任亲自找我谈话,说我表现不错,想留我在政工室做宣传专干。跟着政治部,年年有进步。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关科室啊。主任亲切地问我的意见。我却不合时宜地想起了4年前她拒绝我的那一幕。我笑了笑,认真地回答道:“我是党员,服从组织分配。”
3月4日,一位朋友告诉我能查分了。那一刻我才觉得自己又被激活了。我想用短信将考号传给他,却发现自己手抖得厉害。得知分数的那一刻,我竟觉得几乎全面崩溃。我马上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挂电话时发现自己已泪流满面。
在等待复试结果的那段漫长的日子里,我在警官培训中心进行新警培训,每天出操、练习擒拿战术和射击技术。同时我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顺利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也算是对我近两年教师生涯的一个检验和交代。
在得知我排名第2的复试结果后,我听到了一个噩耗:我的一个同学因工作、情感不顺,留下了“前途渺茫,看破红尘”的遗书后服毒自杀了。这个消息让我沉痛了很久。
其实欢乐和泪水一起才能教会我们全面了解人生。
回首毕业后成长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正视失败和挫折。面对失败,最重要的是要找出真正的原因,要把失败看作是长根的时候。面对挫折,要始终坚持理想走下去,哪怕前路无人喝彩,甚至荆棘丛生。到今天我真心感谢我遇到的一切失败和挫折,虽然在经历时有些痛苦,但挫败对成长中的我们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挫败使我走过自命不凡的学生时代、步入社会后,看到了自己的平凡;让我尽早地拥有了直面人生坎坷的力量和信心,顺境不得意,逆境不消沉,绝境不绝望;教我懂得人越是在困境就越需要有理想做指引,学会感恩和宽容,始终微笑面对生活——把遇到的所有帮助和冷眼、关怀和打击都化作前行的动力,以青春的名义,给自己、给一切关心爱护我的人一个坚实的承诺: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是最努力的。
也许有一天,所有的理想都会归于平淡。但我希望这段记录着理想、勇气和奋斗的岁月还能提醒自己:我曾经为理想做过傻事,曾经拥有一颗不肯轻易蛰伏的心。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
作者小传:
出生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4医院,成长于湘北某小城。军人出身的父亲教会了我宽容和坚韧,身为工程师的母亲则告诉我,作为一名女性还应该严谨和独立。感谢双亲给予我的支持,也感谢社会给予我的教育,让我思想正统、身体健康、心态平和,能胜任一些工作,同时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不要轻言放弃,但一定要学会选择。不管将来如何,都要做好手头的事情,好好生活,天天向上,不让生活的琐碎、外界的干扰和惰性的牵制把自己淹没。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