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重难点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类考研参考书目有11本之多,因此想要把这些参考书目全部都掌握的非常熟悉的话,几乎是不大可能做到的。但是这些书有主有次,因此分清楚主次,哪些需要多下功夫,哪些少下,是非常必要和节省时间的。下面分别介绍。
当代文学史 |
这本书总体来说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小,一般也都已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数量在两个左右。因此,这本书的复习只需要掌握少量的名词解释即可,比如:朦胧诗,先锋小说等。 |
中国文学史 |
这一套中国古代文学共四本,内容非常多,信息量非常大,因此再复习这本书的时候必须掌握好主次,主要的部分比如陶渊明,李白,杜甫等章节必须非常详细的理出一个线索,熟悉的掌握,至于其他的次要部分比如李贺,江湖诗派等大可一带而过。需要比较留意每一章节的最前面总体论述。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这两本书相对来说比重较大一些,建议以整理笔记的方式复习,以三个十年为线索。因为现代文学史不同版本都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参考其他不同版本的书,取长补短。一般来说,鲁迅是必考的内容,须格外好好掌握。 |
比较文学学科新论 |
这本书所占比例很小,一般是一两个名词解释,建议整本书过一遍,然后整理几个名词解释的笔记就可以了,以章节为准,例如主题学,平行研究,影响研究。 |
东方文学史通论 |
这本书所占比例也较小,一般一个名词解释或者一道简答。内容基本局限于日本文学和印度文学,再须留意一个纪伯伦。其他的基本不考,浏览一遍即可。 |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
这本书相对来说比例比较大。这本书的特点是以作家为单位来编写的。但是在复习的时候恰好重点并不在对作家的讲解上。每一章的第一节 概论才是重点,把每一章的第一节串联起来,理出一个全书的线索来。至于作家,了解其代表作及其主要风格即可。建议对外国文学史的复习也必须参考其他版本的书来扩大视野。 |
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 |
这本书应该是在所有书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本,基本上这一本书有75分的分值,因此应该格外着重复习。这本书的复习方法比较简单,只需要把全书的线索理清楚然后记忆就行了。试卷上的题目基本都可以在书上直接找到答案,因此必须记忆牢固。但是这本书基本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全书都需记忆。同时也是得分比较容易的部分。 |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
这本书所占比例较小,一般来说是一道简答题。重点基本就在钟嵘,刘勰等几个最为重要的评论家,只需留意这些即可,其他的作为了解就可以了。 |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对每一道题目的回答,不论是名词解释,或者是简答论述,条理清楚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维,展示考生较强的逻辑能力。此外,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指定书目,应该扩展视野,参考不能版本的课本是答案充实丰富,且有新鲜的见解。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