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腺瘤 |
乳腺病 |
乳头状瘤 |
乳癌 |
乳腺肉瘤 |
乳腺结核 | |
年龄(岁) |
20~25 |
25~40 |
40~50 |
40~60 |
中年 |
20~40 |
病程 |
缓慢 |
缓慢 |
缓慢 |
快 |
快 |
缓慢 |
疼痛 |
无 |
周期性 |
无 |
无 |
无 |
较明显 |
肿块数目 |
常单个 |
多数成串 |
不易触及 |
常单个 |
单个 |
不定 |
肿块边界 |
清楚 |
不清 |
不易触及 |
不清 |
清楚 |
不清 |
活动度 |
不受限 |
不受限 |
不易触及 |
受限 |
不受限 |
不受限 |
乳头溢液 |
无 |
血性、棕色 |
鲜红血性 |
血性、黄色 |
无 |
无 |
转移病灶 |
无 |
无 |
不易触及 |
局部淋巴结 |
血行 |
无 |
脓肿形成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冷脓肿 |
治疗 |
手术切除 |
对症治疗 |
手术为主 |
手术为主 |
手术治疗 |
抗结核 |
酒窝征 |
癌肿累及Cooper韧带,使其收缩导致皮肤凹陷所致 |
乳头凹陷 |
乳头深部肿块累及乳管,使乳头凹陷 |
桔皮样变 |
癌细胞累及或堵塞乳腺表浅淋巴管导致淋巴水肿所致 |
卫星结节 |
癌细胞广泛扩散到乳腺及其周围皮肤,发生许多硬的小结节或小索 |
铠甲状癌 |
指晚期乳腺癌,累及胸肌、筋膜、背部、对侧胸壁,融合成片,可紧缩胸壁,限制呼吸 |
手臂白色水肿 |
癌细胞堵塞腋窝主要的淋巴管,引起该侧手臂淋巴回流障碍,发生的蜡白色手臂水肿 |
手臂青紫水肿 |
锁骨下或腋窝变硬的淋巴结压迫腋静脉,引起的该侧手臂青紫色水肿 |
炎性乳癌 |
少见,发展快,预后差。临床特征为局部皮肤呈“炎症样改变”,开始较局限,以后扩展到乳腺大部分皮肤 |
Paget病 |
即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少见,发展慢,恶性程度低,预后好,腋窝淋巴结转移晚。乳头和乳晕瘙痒、皮肤粗糙、糜烂如湿疹样,进而形成溃疡。部分病例乳晕区可扪及肿块 |
T |
原发瘤 |
N |
区域淋巴结 |
T0 |
原发癌瘤未查出 |
No |
同侧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
Tis |
原发瘤 |
N1 |
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但可推动 |
T1 |
癌瘤直径<2cm |
N2 |
同侧腋窝淋巴结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 |
T2 |
2cm<癌瘤直径<5cm |
N3 |
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 |
T3 |
癌瘤直径>5cm |
M |
远处转移 |
T4 |
癌瘤大小不计,但侵犯皮肤、胸壁 |
Mo |
无远处转移 |
炎性乳癌属于之 |
MI |
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
手术方式 |
切除范围 |
淋巴清扫 |
乳腺癌根治术 |
整个乳腺、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 |
腋上、中、下组淋巴结 |
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
Halsted手术+第2、3、4肋软骨及胸廓内动静脉及其周围淋巴结切除 |
腋上、中、下组淋巴结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与Halsted手术比较,保留了胸大肌或 |
腋中、下组淋巴结 |
全乳房切除术 |
整个乳房,包括腋尾部及胸大肌筋膜 |
无淋巴结清扫。适用原位癌、微小癌、年老体弱不宜根治者 |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 |
完整肿块切除+腋淋巴结清扫 |
腋淋巴结 |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