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一)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1.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据此,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胜利面前,毛泽东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告诫全党,必须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不要在这种攻击面前打败仗。他把进北平比作”进京赶考”,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人和农民的联盟。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他指,我们还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3.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
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地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五,中国GCD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造福全国各族人民以及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1、(D,2000文第7题)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GCD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榜罗镇会议 D.瓦窑堡会议
2、(D,1991年第19题)毛泽东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的著作有:
A.《中国革命和中国GCD》 B.《论政策》
C.《新民主主义论》 D.《在中国GCD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E.《论人民民主专政》
3、(D,1992年第3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
A.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B.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C. 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D.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4、(B,1995年理第7题)”可能有这样一些GCD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毛泽东提出这一警告是在
A.抗日战争胜利之际 B.全国革命胜利前夜 C.新中国成立之际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5、(C,1991年第3题)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起点的标志是:
A.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C.香港海员罢工 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6、(ABCDE,2002年文第23题)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是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敌人的强大C.人民军队的弱小 D.GCD的领导 E.土地革命的开展
7、(B,1997年理第7题)1937年中共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是
A. 坚持GCD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
C. 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 D.放手发动群众,争取抗日民主
8、(B,1992年第6题)中国GCD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上加以考察的根据是
A.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B.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C. 中国GCD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存在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退,日军占地甚广
9、(C,2000年理第6题)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GCD、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GCD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10.(B,1998年理第8题)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时,就敌我力量对比而言
A.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与装备上已接近国民党军队 B.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与装备上仍占明显优势
C.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已超过国民党军队 D.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与装备上处于明显劣势
11.(ABDE,1999年理第24题)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
A、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B、分析了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
C、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D、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
E、阐发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
12.(A,2004年第8题)在中国GCD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GCD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3、(材料,1997年理第30题) 下列是有关1994-1945年美国插手国共谈判的材料: (10分)
材料1:1944年11月10日,毛泽东与赫尔利最后达成的《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GCD协定》内容如下:一、中国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GCD应共同工作,统一中国一切军事力量,以便迅速击败日本与重建中国。二、现在的国民政府应必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和无党无派政治人物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府,并颁布及实行用以改革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新民主政策。同时,军事委员会应改组为由所有抗日军队代表所组成的联合军事委员会。三、联合国民政府应拥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建立民有民享民治之政府的原则。联合国民政府应实行用以促进进步与民主的政策…… 四、所有抗日军队应遵守与执行联合国民政府及其联合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并应为这个政府用其军事委员会所承认,由联合国得来的物资应被公平分配。五、中国联合国民政府承认中国国民党、中国GCD及所有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 摘自《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材料2:这一协定(见材料1)的精神和方向,是我们中国GCD和中国人民八年来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所追求的目的之所在。
摘自1944年11月10日毛泽东致罗斯福函
材料3:蒋介石明白告诉赫尔利:承认这一协定,将意味着他和他的党完全失败,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GCD控制政府。
摘自《美国对外关系,1944,中国卷》
材料4:11月21日,国民党方面又另行提出了一个三条反建议,由赫尔利转给周恩来同志。它的要点是:一、国民政府允将中共军队加以改编,此后,承认中共为合法政党;二、中共应竭诚拥护国民政府,将其一切军队移交国民政府军委会统辖,国民政府指派中共将领以委员资格参加军委会;三、国民政府之目标为实现三民主义之国家。 摘自《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材料5:在武装的政党和军阀强大得足以抗拒政府的时候,中国是不能有政治统一的。美国方面曾过分估计了后者些力量,而最强大的力量,依然是重庆的国民政府。蒋介石并无法西斯心理,他正在为了他的国家走向民主政府,那是他的事业的目标。美国已承认国民政府为国中的政府,并且在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支持它,但并不曾支持任何军阀或武装的政党。在该国有强得足以抗拒政府的武装力量的时候,一个自由的,团结的和民主的中国总不能在这次战争中出现。
摘自1945年4月2日赫尔利在华盛顿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1) 根据材料1,指出五点协定的关键所在。(2分)
(2) 参照材料1、2、3,如何理解毛泽东和蒋介石对协定的截然不同的评价。(3分)
(3) 比较材料4与材料1,指出国民党三点反建议的要害。(1分)
(4) 指出材料5中赫尔利对中国国共两党的看法,并阐明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点及这一政策造成的后果。(4分)
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点是扶蒋反共。这一政策助长了蒋介石的反动气焰,加剧了中国内战的危机。(4分)
【答案要点】(1)关键是必须改组现存的国民党政府,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所有军队都应遵守与执行联合政府及其联合军委会的命令。(2分)
(2)毛泽东肯定这一协定,因为协定体现了抗战以来中国GCD一贯追求的抗日和民主的目标,这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人民的胜利的重要保证。蒋介石认为承认这一协定就是他的失败,因为这一协定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3分)
(3)要害是让GCD交出军队,接受国民党的”招安”。(1分)
(4)粉饰国民党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美化蒋介石和他的政府正在“走向民主”;诬蔑中国GCD是“抗拒政府”的”武装的政党和军阀,是建立“自由”、“民主”中国的障碍。
15、(1994年理第29题)在回答”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呢?根据在什么堆方呢广等。问题时,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令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
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全部问题的根据”井由此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结论?(12分)
【答案要点】毛泽东所说的”全部问题的根据”,含指中日双方四个矛盾的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2分)帝国主义的日本是强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弱国,强弱的对比,规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速胜论是错误的。(3分)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处在进步的时代,已有了中国GCD及其领导的军队和已经觉悟的人民;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必将得到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援助。日本进行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必然遭到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反对。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规定了日本必然失败,中国不会灭亡。亡国论是错误的。(5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抗日战争是持久的,它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