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全国形式上有了“统一”。 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系。
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GCD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927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提出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八七会议使中国GCD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1927年先后发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
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GCD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GCD人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阐述了上述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从1930年10月起到 1932年底先后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是同土地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的。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1931年中共制定了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二、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发展农业生产,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同时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使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呈现出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GCD、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GCD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红军长征的胜利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GCD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1936年12月,他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1937年夏,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GCD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