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一下数一第15题的积分区域是从负的二之一派到二分之一派。
主持人:好,我们现在手里没有答案,数二第8题请考生稍等,有答案我们会尽快挂出来。
网友:数二不等式的证明题,他认为如果不对称的话也可以证明,您解释一下。
黄先开:我不知道数学二和数学三、数学四的不等式有没有差别,因为数学三、数学四的是对称的,数学二如果不对称实际上应该也可以去考虑,但是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按照对称的,数学二的题我没有见到,如果不对称的话按照刚才这位同学的处理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主持人:接下来仍然是考生非常关心的问题。
网友:给我们估计一下今年数学的大概分数线,比如相比往年有没有什么浮动?
黄先开:很多同学都谈到今年的题是不是出的简单一点,从我自己的判断来看如果我们确实是比较系统的去复习了,特别是有一部分同学参加了辅导班以后可能会感觉这个题今年认为难度要降低了一点,但是我们这种考试特别是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经过这么多年的命题,现在这个难度应该说相对来讲已经很固定了或者比较稳定了,所以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所以有时候题可能稍微简单一点,判卷的时候最终我认为今年和去年的分数基本上是持平的,所以这个大家没有必要过多的考虑。
主持人:刚才老师是三对数一、数二、数三、数四的卷子性质给我们做了一些分析,可不可以从其他方面再给我们做一下分析?
黄先开:这种分析大家考完了当然可以回过头来思考,就是我自己复习的时候怎么把这种知识归类和总结。其实作为我们辅导老师,有时候我们也在反思,给我们同学这样归纳和总结的时候是不是按照这样的体系来考虑的。这个试卷整体看完以后我自己认为还是比较好的反映了分析、归纳、总结的思路。每个知识点我们都应该掌握,这是基本的要求,但是作为一个考验来的时候,往往不会很集中的就考孤立的知识点,更多的是把前后知识连贯起来,就是灵活的加以运用的问题。
比如我们这个微分方程,大家知道微分方程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可以分成三块,一块是一阶微分方程,一块是降阶微分方程,一块是可变阶微分方程的。一般都是综合一期来考,比如这里就把偏导数的引入微分方程,把这两个知识点在一个里面体现出来了。
像求极限这是基本要求,但是不见得上来就直截了当的考极限,而可能是把我们求极限的一些典型方法在一个题里头适当的综合起来,所以像我们今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数三、数四大题求极限,实际上是两步,而且是一个二元函数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出来其实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困难,但是真正理解可能很简单,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理解一开始可能会比较困惑,所以通过这种题的设计,能够真正的考察我们这种知识的掌握情况或者灵活运用知识的问题。
还有线性代数也表现的很明显,因为线性代数数一到数四都是考五个题,我们复习的时候也特别强调,向量、向量方程组每年考一个大题,今年比较典型的是这样出的,但是两个大题我们不要忘了,特别是数三、数四,一个题都是十几分,所以更多的会通过这种题把前后知识连贯起来考。所以今年考的这个题,实际上第1个所有函数加起来等于3,其实这个问题考察我们运算的基本要求的问题,有了这个基本要求又和特征值联合起来了,告诉我们阿尔法1、2,是两个线性无关解的向量,其次又可以和我们向量方程结合起来了。
一般我们会从四个角度考虑,所以出题会从四个方面来出题,这样真正把前后知识连贯起来思考,可能再去解读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变得方便了,而且真正的能够把这种知识连贯起来去加以灵活运用,这也是我们在复习的时候特别强调的,我认为是我们考试设计这种题的时候要有意识的这样去考察你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或者说一种综合的思维能力。
概率统计我认为也是类似的。围绕的分布考一个大题,这是每一年的典型的。数一、数二的同学基本上是把统计的问题和计算的问题结合起来考,今年也是表现的很明显。不是简单的去套公式,大家知道随机变量的函数去求分布,当我单调函数的时候有公式,但是我们平时辅导的时候、做题的时候都强调不要去记这个公式,一般都是直接利用分布函数计算来做,我们把握了这种思路,把这种知识再加以灵活的运用,应该说今年的题是可以真正考察出我们的水平来的。
这样对三大部分的内容很简单的做这么一个分析,当然这里面细节性的东西因为时间关系也不可能详细的谈。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