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推动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06年新增内容,2004宪法修正案增加,重点,要注意是哪三个文明)
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政体(了解)
29、维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般掌握)
30、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身建设(当简答题准备)
31、选举制度的概念及意义(重点,概念和四个意义)
32、中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了解,但要注意2004选举法进行了修改,指南相应增加了4点修改内容,重点)
33、中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重点,不过考大题的可能性不大,注意选举权的三个条件)
34、中国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了解)
35、中国选举的民主程序(注意1记住选举顺序2选区的划分3凡年满18周岁的…4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5差额选举6超过半数有效7最好好看看选举法)
36、政党的概念和特征(一般掌握)
37、政党制度的概念和类型(了解)
38、政党和近代民主政治(了解)
39、中国GCD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看一下就够了,考的可能性不大)
40、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三个形式
41、国家结构形式(分2类:复合制和单一制,其中复合制又分四种,注意记住哪些国家属于哪种类型)
42、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单一制国家(注意1宪法30、31条2行政区划分三级:省、县、乡;在有自治州和中心城市的管辖下分四级3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建制由全国人大批准)
43、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和内容(一般掌握)
44、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发展(了解)
45、民族自治地方(注意分三级,民族乡不是)
46、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7、民族自治权(注意其中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48、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的产物(了解)
49、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一般掌握)
50、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不会考简答题,但是要记住特别行政区有哪些自治权)
51、特别行政区的三个特殊性
52、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注意三点:1基本法处于最高法律地位2修改权归全国人大3解释权归人大常委会)
53、居民委员会和村委会(重点,06年指南新增加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54、国籍(掌握概念,考选择题)
55、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重点章,出题角度是判断某一具体权利的法律性质及某一具体权利义务的内容,出简答可能性不大,可能出分析题)
56、公民和人民的概念比较(重点)
57、基本权利义务的新发展(了解)
58、人权与公民权(一般掌握)
59、中国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立法特点(非常重点,考简答题)
60、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整个一节都是重点)
61、政治权利(宪法35条规定的都是政治权利,出选择题)
62、诉愿权(重点)
63、宗教信仰自由(定义是重点)
64、人身自由(看相应法条,重点)
65、劳动权(重点)
66、物质帮助权(三种情况: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
67、文化权利(哪些是文化权利)
68、基本义务(看宪法52--56条,记住哪些是基本义务,不考大题,考小题)
69、庇护权(重点)
70、国家机构的概念和性质(一般掌握,注意国家机构的历史发展,06指南新增内容,但了解即可)
71、中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重点,考简答题)
7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权限是重点,强调要好好看宪法第62条,其他要记住组成和任期)
73、全国人民代表具有的权利(3、4、5比较重要)
74、专门委员会(一般掌握)
75、人大常委会(重点是组成、任期和权限,好好看宪法67,另外要注意05指南中的人大常委工作方式改成了全国人大常委的工作程序P674,而且增加了不少内容,重点)
76、国家主席(性质是国家机关,2个当选的条件,职权一般掌握)
77、国务院(性质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组成,总理负责制,这几个是重点,职权是非常重点,要好好看法条89条,其中第13-16款最重要)
另外指南没有对行政区的建置和划分作出定义,有的不是很了解,我这里给大家讲一下:
行政区域的建置是指行政区域的建立,撤消及对其组织设置、职权划分以及组织制度等等
行政区域的划分是指行政区域的规模、范围和地界的确定等等。
人大有建置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权限;
国务院有建置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权限。
78、中央军事委员会(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记住组成,任期5年,注意没有届数限制)
79、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组织系统和领导体制、人民法院的审级制度是重点,人民法院的工作原则一般掌握,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系统和领导体制是重点,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原则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一般掌握)
法制史
三大重点:西周法律制度、唐代法律制度和清末变法
1、夏朝的建立与中国法律的产生(了解)
2、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了解)
3、禹刑;汤刑(了解,但要注意什么是誓、诰、命)
4、奴隶制五刑(重点)
5、天罚与神判(了解);监狱(注意夏的监狱叫圜土;商另设监狱叫)
6、明德慎罚(周法律思想,了解)
7、吕刑(也称甫刑,了解)
8、九刑(了解,奴隶制5刑加上赎、鞭、扑、流)
9、周公制礼(了解)
10、礼与刑的关系(重点)
11、宗法制度(了解)
12、西周刑事立法(重点,记住4点原则,另外要明白什么是眚、非眚、惟终、非终)
13、五过(重点)
14、西周民事立法(注意每个朝代的民事立法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只要注意一些重点就可以。如西周民事中比较重要的是:质剂、傅别、三大婚姻缔结原则: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明媒妁之言;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七出,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孝、前贫贱后富贵)
15、司寇(指司法官吏);听讼(审理民事案件);断狱(审理民事案件)
16、五听(重点,辞、色、气、耳、目)
17、郑子产铸刑书于鼎(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18、邓析“竹刑”(可能是最早的法学院院长,并进行法律汇编工作)
19、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意义(重点)
20、战国的法律思想(四点,了解)
21、法经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重点)
22、商鞅变法(重点)
23、秦法律思想(了解)
24、秦法律形式(注意云梦竹简)
25、秦刑法适用原则(重点,注意什么是端,不端;主要罪名里要注意:弃市、具五刑、徒刑中的四种“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赀刑、赎刑)
26、秦经济立法(了解)
27、秦司法制度(注意廷尉负责司法审判;注意什么是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纵囚和乞鞠)
28、汉法律思想(了解)
29、汉《九章律》(注意包括哪九章:盗、贼、囚、捕、杂、具、户、兴、厩)
30、汉法律形式(记住科、比是汉代的)
31、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了解)
32、亲亲得相首匿(重点)
33、汉主要罪名(注意什么是左官、阿党附益、出界罪、沈命罪)
34、汉经济立法(记住汉实行盐铁酒专卖)
35、汉行政立法(06指南新增重点)
36、汉司法制度(注意什么是读鞠、乞鞠;春秋决狱要好好掌握)
37、三国两晋南北朝立法概况(注意什么是张杜律;增加了格、式新的法律形式)
38、准五服以制罪、官当、八议、重罪十条、封建制五刑(记住概念)
39、司法制度(注意北齐时候设立大理寺;西晋设立登闻鼓;其它了解)
40、隋立法概况(《开皇律》的主要成就是重点:设立了12篇的体例;形成了封建制五刑;改重罪十条为十恶;完善八议、官当)
41、唐法律思想(了解)
42、唐法律形式(去掉科、比形式,薪增加典;另外要注意律、令、格、式的相互关系)
43、《永徽律疏》、《唐六典》(《唐律疏议》是非常重点,06年的法制史分析题肯定要考)
44、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重点)
45、唐定罪量刑原则(注意自首、类推、特权“议、请、减、赎、当”、化外人处罚等原则)
46、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五种,不要跟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混淆)
47、十恶、六脏、保辜制度(重点)
48、唐民事立法(06年将05年大纲中的主体法律地位改为民事行为能力,需注意一下;另外注意几个名词“出举、息债、负债、义绝、七出三不去”)
49、唐三省六部制(唐特有的,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吏、户、礼、兵、刑、工)
50、官吏管理(04年大纲增加的,要注意其中的几个名词的意思,如“门荫、释褐、四善二十七最法、旬假等”)
51、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重点,此外还要注意三司推事的意思)
52、唐诉讼制度(注意唐代比较有特色的诉讼制度:限制越级告诉、限制卑幼子孙告尊长、回避制度、死刑五复奏)
53、《宋刑统》、遍敕、编例(重点)
54、宋刑罚制度(注意宋特有的:折杖法、刺配刑、凌迟刑,重法地法)
55、宋民事立法(不动产买卖契约是05大纲新增内容,注意以下几个词的含义:绝卖、赊卖、活卖;继承制度中注意宋允许在室女享受男子继承财产权的一半)
56、宋行政立法(06指南新增内容,重点)
57、宋司法制度(重点,里面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如:审刑院、鞠谳分司制、翻异别推、务限法)
58、《至元新格》(元第一部成文法)
59、元分四等人(重点)
60、烧埋银(重点)
61、明法律思想(了解)
62、《大明律》(特点:六部分篇)
63、明《大诰》(朱元璋创立,刑法严酷)
64、奸党罪、廷杖制度(奸党罪为05大纲新增,二者皆为重点)
65、明重其所重,轻其所轻(重点)
66、明民事立法(了解)
67、明行政立法(06大纲新增内容,重点)
68、明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重点)
69、明厂卫(了解)
70、会审制度(重点)
71、清《大清律例》(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
72、《五朝会典》(包括哪五部)
73、则例(清代特色,清的行政法规)
74、清刑事立法(06指南新增死刑制度,重点)
75、文字狱(05新增,了解)
76、清经济立法(海禁政策,盐、茶、矾专卖,了解)
77、清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重点)
78、秋审(重点)
79、预备立宪(了解)
80、钦定宪法大纲(重点)
81、清末2部刑律(《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后者是重点)
82、清末礼法之争(05大纲新增,了解)
83、清末修律的特点和意义(重点,但已经考过)
84、领事裁判权与会审公廨(重点)
85、清末司法机关的调整(改刑部为法部,改大理寺为大理院)
86、《天朝田亩制度》(重点)
87、临时约法内容和意义(重点)
88、其他革命法令(了解)
89、“天坛宪草”、“袁记约法”、“贿选宪法”(天坛宪草的目的在于制约袁世凯;了解袁记约法的特点;贿选宪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公布的第一部宪法)
90、《暂行新刑律》(了解)
91、北洋司法制度(审判机关分四级;诉讼分三级终审制)
92、六法全书(重点,但考的可能性不大)
93、南京国民政府宪法性文件(了解)
94、《中华民国刑法》(注意一下特点)
95、《中华民国民法》(注意一下特点)
9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内容和意义(重点)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