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掉到河里了!”2月20日下午,三亚市海榆东线亚龙湾通往三亚市吉阳镇方向的田独一桥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人们向桥上聚集。两辆重型卡车及一辆三轮车和摩托车相撞,一辆运载石子的绿色卡车冲出桥面,从十米左右高的桥上掉入河中,四脚朝天,卡车司机被困车中,情况十分危急。
“轰隆”一声巨响,2月20日14:50,校食品学院2012级研究生王汝华正跟随导师在附近的水田里做实验,“距离非常近,大约也就二三百米,我们亲眼看到两辆重型卡车及一辆三轮车和摩托车相撞,其中一辆运载石子的绿色卡车冲破护栏,从10米高的桥面落入水中。”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汝华依然历历在目。王汝华和两名沈阳农业大学的同学火速奔到桥上,好几位伤员正在等待救援,然而最危急的是,王汝华听到水中传来拍打车门的声音,“有人还活着。”空着手下去,人力可能打不开车门。情况紧急,但王汝华并不慌乱,他顺手捎上一根被撞落的护栏冲进了水中,正是这根铁棍随后派上了大用场。卡车侧翻在水中,驾驶室内的水已经快淹到驾驶员的嘴,他扬着头,挣扎着呼吸求救。司机双腿已经不能动弹,胳膊被另一侧车门夹住了,无法配合营救。此时更糟糕的是,油箱燃油已经开始泄漏,周围弥漫着浓重的柴油味,排污河里还有蛇和老鼠的尸体。卡车越陷越深,司机被死死地卡在损毁严重的驾驶室内,强大的水压堵住了车门。“还是得用铁棍撬。”王汝华等人用铁棍将变形的车门连接处撬开了一条缝隙,但是间距太小,人难以通过。水中不好施力,王汝华等人又爬到露出水面的车上,使劲猛蹬车门,终于打开了一条“生命线”,司机被救出后意识清醒,腿部伤势严重,但无生命危险。整个水中救人过程大约历时10分钟。
左一(穿迷彩服上衣)为天津科大食品学院2012级研究生王汝华
在另外几名同学的帮助下,王汝华把司机背到了岸上。围观群众纷纷鼓掌,用手机拍下了整个施救过程。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看到伤者被送往医院后,王汝华等人默默地离开了现场。当时,他们几个人也是几乎全身湿透,2月的海南大约11℃至12℃,但他的内心觉得很温暖,“回想起来还是感到一些后怕,当时柴油味特别大。我也知道很危险,但是看到一条生命得以挽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告诉记者,当时想法很简单,“人还活着,出事没死,不能被淹死了。”
王汝华本科就读于鲁东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12年考入科大食品学院,师从华泽田教授,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他:“和导师第一次见面时,他就告诉我,做学问先要做好人,人没做好,学问做的再好也没用。做实验的时候也要求我们严谨敬业,每一个试验田的编号都要和实验室的吻合。”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至今王汝华都没告诉父母救人的事情。他说,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常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爷爷:“小时候,我和爷爷路过一片农田,浇水的管子漏水了,爷爷就去堵上,结果那家人怀疑是爷爷弄坏的。有人劝爷爷以后少管闲事,爷爷却说,只要水没有浪费就行,别人怎么想不重要。”
王汝华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的英勇事迹,在该校乃至天津掀起了一股传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王汝华真是好样的!听说他救人的事情,我一点都不意外,仗义就是他的风格!他才是我们心目中的‘男神’,平时不管学术上还是生活中,我们有困难都会找他,他不但有实力帮我们,还特别热心。”说起王汝华,同班的郑排云同学十分自豪。
编者语:
一滴水,折射五彩之光。王汝华,好样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为天津科技大学争了光、添了彩。纵身一跃,智慧施救,成功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有力量,有感动,令人怦然心动、热血沸腾。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科大学子的炽热情怀与责任担当。
价值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王汝华从“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中汲取营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当代大学生的青春赞歌,践行和传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大学子的榜样,是科大人的榜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