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重视指导有力。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多次亲自过问并对招生考试工作作出“要一慢二看三通过,要稳中求进,要有底线思维”的重要指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徐松南在录取场调研时,高度评价统筹抓好教育实践活动与录取工作的做法;市政府副市长吴刚多次亲临高考一线,明确指示招生录取工作要“回应更好的期盼、坚守更严的要求、筑牢更强的保障、提供更优的服务”;市教委主任周旭、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为粮多次督查指导招生录取工作,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坐镇录取场靠前指挥。
二、整体工作平稳推进。坚持“稳”字当头,精心组织实施高中新课改后第一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平稳顺利地完成了命题、组考、评卷、划线、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评卷工作中创造和坚持的“互评制、审计制度”等一些好的经验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并将向全国推广;划线情况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正面报道;异地高考方案有序实施,报考256人,录取193人,录取率75.39%。
三、工作与活动两不误两促进。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公平公正公开,同心共圆成才梦”主题,统筹谋划、部署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招生录取工作,确保活动和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徐松南在录取场调研时,高度评价统筹抓好教育实践活动与录取工作的做法。
四、管理严格操作规范。构建“1+1+
五、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扎实推进阳光工程,利用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召开新闻发布会、印发《录取工作简报》、报送政务信息等方式,广泛宣传、全面公开招生录取政策信息,及时通报录取动态及各批次投档线、录取人数、录取分数线等。积极争取招生计划,通过及时向教育部汇报重庆特殊市情、积极争取市外院校支持、录取进程中以优质服务争取高校机动计划等方式,确保今年我市招生计划特别是本科计划持续增长。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及时发布录取轨迹信息,为考生提供免费查询服务,指导编发《重庆高考手机报》面向考生免费发送“电子录取通知书”及录取有关信息,精心组织开展招生预警及防招生诈骗宣传,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考生代表“走进录取场”,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六、录取人数再创新高。各类各批次共录取197857人,比2012年增加14637人,增幅7.99%。本科录取96462人,比2012年增加7502人,增幅8.43%;录取率41.07%,比2012年增长2.47%。专科录取101395人,比2012年增加7135人,增幅7.57%;录取率43.17%,比2012年增长2.27%。报考人数、计划数、录取人数和录取率再创历史新高。
七、专项计划完成良好。连片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超额完成。123所高校在渝14个贫困区县投放原始计划970人,录取990人(近70%为农村考生)。其中:本科原始计划870人,录取873人,专科原始计划100人,录取117人。“
八、咨询信访持续下降。设置咨询信访接待室,抽调业务骨干11名、开通热线电话4部,受理考生及家长咨询信访9202件(次),基本全是咨询类问题,没有突出的矛盾和投诉,其中来电8842件(次),来访360件(次),今年咨询信访总量在近年信访量持续下降的基础上,较2012年又下降9.36%,其中到咨询信访现场来访量同比下降25%。
九、考生志愿“内倾”突出。艺体类考生录取率相对较低,少数艺术类美术专业高分考生落榜现象比较突出;市内二本、三本部分院校一志愿和二志愿录取分数线普遍偏高;由于内倾扎堆,造成部分市外院校专科批次录取中多次征集志愿仍难以完成招生计划。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