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湛江师范学院和台中教育大学联合主办的“‘教授治学与大学治理’两岸高端论坛”于2013年6月30日~7月1日在湛江师范学院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与会的校外专家学者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终身名誉理事长潘懋元先生,台湾师范教育学会理事长、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前台湾“教育部”行政负责人)吴清基教授,台中教育大学校长杨思伟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丁钢,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应强教授,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郑文教授等来自海峡两岸高校的知名专家和领导。湛江师范学院罗海鸥院长、邵乐喜副院长等院领导,湛台交流合作联络人冯观富教授,湛江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程可拉教授、科技处处长金义富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范兆雄院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左兵副教授及教育学学科的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由邵乐喜副院长主持。首先,罗海鸥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对不辞辛劳莅临湛江师范学院参加本次论坛的潘懋元先生及各位高教界资深专家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和良好的祝愿。张应强理事长高度肯定了论坛举办方的会议筹办工作,从大学组织管理变迁的角度分析了西方大学内部治理的变迁走向,以及从中国大学现实语境出发肯定了教授治学问题的研究价值。台中教育大学杨思伟教授介绍了台湾高校教授治学的历史缘起与发展、现行制度架构及强调优质、问责等新的变化趋势;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郑文教授介绍了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然后阐述了对教授治学的理解,并提出了教授为何要治学、治什么和怎么治等三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潘懋元先生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主题的现实价值,并向大家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教授治学主张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问题,二是在中国大学制度框架下教授治学如何实现的问题,为论坛的学术研讨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在论坛各主题报告部分,吴清基教授在对大学自主治理论题进行学理阐述的基础上,总结了欧美大学治理理念的发展取向,介绍了试行中的台湾高校自主治理方案,提出了大学治理的未来发展策略。邬大光教授则从三个案例讲起,探讨大学科学管理视角下的教授治学问题,大陆大学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及其治理的特殊性问题。丁钢教授从国内相关法规制定和大学治理改革动态两个维度出发,强调了影响教授治学与大学治理的外部制度和学术生态因素,探讨了教授治学的边界与作为问题。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李正教授、临沂大学前校长韩延明教授、清华大学袁本涛教授、苏州大学周川教授、厦门大学别敦荣教授、湛江师范学院罗海鸥教授等分别就大学治理结构视阈下的教授治学、教授治学的困境与出路、教授何以治学、“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的学院治理、大陆高校语境下的教授治学以及西南联大教授治学的经验与启示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南京师范大学胡建华教授、中山大学陈昌贵教授、汕头大学马凤岐山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陈伟教授则分别论述了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的关系及比较、高校教师回归中心地位、大学校内管理者的分类与作用、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的转换等问题展开了探讨;湛江师范学院陈恕平部长、王列盈、游柱然、刘克奇、陈金圣、崔岐恩等博士也在会上分别做了发言。
闭幕式上,潘懋元先生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教授治学与大学治理在“理想与现实”上的分殊,阐述了教授治学的特定意涵,肯定了与会者的优异表现。张应强教授则用“高”、“远”、“阔”三个中心词概括了本次论坛的特点:参加这次论坛的都是国内高教界的高层次专家、体现了高端论坛的高起点;论坛探讨的大学教授治学与大学治理是一个具有理想与现实意义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长远性的远景问题;与会者从世界的、历史的、两岸的、现实的多重视角进行探讨,体现了开阔的学术视野。最后,罗海鸥院长以高朋满座、高论迭出、高效多益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概括。
论坛闭幕后,在罗海鸥院长的提议下,93岁高龄的潘懋元先生及与会专家参加了植树活动,在湛江师范学院新区种下一棵香樟树以示纪念。
潘懋元教授讲话
吴清基教授在作学术报告
湛江师范学院罗海鸥院长致辞
与会教授专家一起在湛江师范学院校园植树
与会专家合影
(湛江师院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