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深挖校园先烈育人资源 青少年“百问烈士”问题征集活动启动
来源:优易学  2013-7-13 18:32:32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4月5日,上海学生校园英烈祭扫活动暨“百问烈士——穿越时空的对话”启动仪式举行。从当天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推出“百问烈士——穿越时空的对话”问题征集活动,将向全市大中小学生征集成长中的困惑以及学习、生活、人生、理想方面的问题。在日前开展的上海教育系统学生寻访校园先烈活动中,本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寻访到校园英烈142位,本市复旦中学、大同中学等52所中小学已寻访到校园英烈104位。启动仪式上,本市学生代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聚在上海交通大学引人注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上,铭刻着新中国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的亲笔题字:“为人民利益而光荣就义是值得永远纪念的”。在这座纪念碑下,长眠着两位交大人引以为豪的优秀学长,两个年轻而伟大的生命——穆汉祥、史霄雯。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联合会主席吴喆莹向同学们讲述了本校两位英烈穆汉祥、史霄雯的生平故事,通过与校园英烈穿越时空的对话,唤起同学们铭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史,担当起让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那份责任和使命。用微博宣传革命烈士精神上海教育系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哺育成长了一大批为国家和人民慷慨悲歌的烈士,他们的崇高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育人资源。为隆重庆祝中国GCD成立90周年,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新华社上海分社联合开展了上海教育系统学生寻访校园先烈活动。从3月21日起,复旦大学每天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一位烈士的照片和事迹,受到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回帖者纷纷向复旦先烈致敬。据悉,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与档案馆共同发掘校史资源,走访英烈家属,收集了一大批一手材料,编辑成书,并在2010年7月1日中国GCD建党89周年之际,举行了“《复旦英烈传》一书首发仪式暨烈士精神与复旦传统座谈会”,邀请部分复旦烈士家属、学生党员代表和校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缅怀英烈。《复旦英烈传》讲述了38位不同时代的烈士校友鲜为人知的故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人至深,成为学校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资料。本市共寻访到246位校园英烈本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8所高校中寻访到校园英烈142位,本市复旦中学、大同中学、民立中学、曙光中学、吴淞初级中学、崇明县庙镇小学等52所中小学已寻访到校园英烈104位。他们大都在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赴汤蹈火、挥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他们给后人所留下的可歌可泣、不懈奋斗的革命气概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目前这246位上海校园英烈的生平事迹和名言在各校园网、校园微博和东方网、上海教育新闻网、大学生在线、易班和手机报等载体刊登,为教育系统开展“百问烈士——穿越时空的对话”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教育资源。“百问烈士——穿越时空的对话”问题征集活动,旨在让同学们通过提问进行一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探讨,相信在这次有意义的时空对话中,同学们成长的困惑和对人生的迷茫都将在英烈们的名言中、故事里获得启示,找到答案。据了解,各学校党章学习小组、学生社团活动都将启程带着问题开始校园烈士的寻访活动,在学习英烈们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不懈奋斗的精神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