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学年开学,本市郊区又有5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门迎新”。近年来随着中心城区人口导入、本地农民向城镇集中以及外来人口增加,城郊结合街镇成为新的人口聚集地,这些地区学生人均拥有的校舍资源较低。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格局,从2008年起本市开始以常住人口为基数配置教育资源。此次新开办的学校中,幼儿园有35所,共提供566个班级、2万多个学位;新增15所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共增加447个班级、近2万个学位;还有3所高中。这些新学校大部分位于城郊结合部的九亭、徐泾、周浦、浦江、杨行等街镇,在缓解当地教育资源紧张方面可起到明显作用。从新学校的结构来看,幼儿园占了较大比例,这是为了应对新一轮入园高峰。2007年开始,本市进入人口生育小高峰,每年常住的出生人口达16.5万-17万,今年上半年出生人口又有增长。为应对人口小高峰带来的学前教育资源短缺,上海自2007年起积极推进幼儿园园舍建设,共新建、改建、扩建400所幼儿园。同时,本市陆续开始建设民办三级幼儿园和学前教育看护点,目前已审批成立163所民办三级幼儿园、450余家学前儿童看护点,努力实现常住人口幼儿学前教育和看护服务全覆盖。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教委组织中心城区品牌学校,赴郊区新城或大型居住社区对口办学,启动第三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项目,组织区县建立健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机制。如上海中学在浦东新区滴水湖地区、华东师大二附中与交大附中在嘉定新城、复旦附中在青浦区淀山湖地区等进行了布点,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郊区扩容。2010年,本市已实现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今年市教委继续采取措施,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获义务教育权益。今秋开学,伴随公办学校资源配置到位,嘉定区、金山区、闵行区又有6800余名原来在民办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转入到当地公办学校就读。对于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本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158所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为主的民办小学配备了电脑等信息化设备,还建起了卫生室,培训卫生教师。新学期开学,这些学校的13万名学生将和公办学校学生一样免费享受健康体检。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本市还将通过公建配套的形式,在城郊结合地区的大型居住社区、郊区新城和其他住宅区同步建设公办中小学、幼儿园400余所,在公建配套规划覆盖不到的城郊结合地区街镇新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