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晚,同济大学教学北楼212教室人头攒动,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中选拔出的31名拔尖人才基地班学员正在上课,为他们上课的是中科院院士、校长裴钢。 “克隆人,需要时人可否换一些脏器?就像汽车换零件。”“人为何会衰老?”“弱智的舟舟为何音乐天赋惊人?”“怎样才能让大脑再生?修复,替换一半细胞,记忆会不会改变?”……课堂上,问题不断,复习旧课问问题,上新课还是问问题,裴老师的课堂问题成串,同学们智慧如泉,数十平米的教室里趣味盎然,忘记了课间休息,忘记了8点10分下晚课,这堂课一直上到晚八点半。 “一流的教育就是教会学生问问题。”裴老师说,生命科学问问题,屠呦呦因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而新近获得拉斯克奖是问问题;张亭栋从砒霜中提出治疗白血病的新药——癌灵一号,还是以问题形式出现。同学们忘记了起初的羞涩,随即抛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问题,为裴老师的发问给出一个个精彩的答案,于是时间就被大家集体遗忘。 据悉,按照教育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同济大学在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中,选择生命、海洋、物理三学科设立拔尖人才基地班,培养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具有良好道德素质修养,具有原创性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师级人才后备力量。拔尖人才基地班除了根据学员的兴趣和导师组的评估,为每人都制定出个性化培养方案;赴国际名校游学;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程比例,自由开展探索实践;采取读书会、读书报告、科研项目设计、讨论演讲等“过程考核”外,还邀请校内外相应领域内著名专家走上讲坛,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汪品先院士、王世绩院士等大师都将走上基地班讲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