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新加坡教育部学校司主办,长宁区教育局和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承办的“第四届上海-新加坡基础教育圆桌会议”在建青实验学校举行。新加坡代表团一行13人于9月26日来到长宁区参观访问。代表团成员先后参观了天山初级中学、江苏路第五小学、愚园路第一小学、长宁实验小学和建青实验学校,并于9月27日下午1点在建青实验学校与本市教育代表一起举行了圆桌会议,进行主题为“数字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的交流研讨。圆桌会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督导室主任杨国顺主持,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新加坡教育部学校司校群督导陈俊敬致辞。尹后庆大致回顾了前三届上海-新加坡基础教育圆桌会议的过程,肯定了在这过程中两地校长通过积极互访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得到的长足发展。尹后庆强调,上海一向重视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养,但是相较已经完成三个五年教育信息化计划的新加坡,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教育应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数字化环境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平台。陈俊敬向与会代表大致介绍了新加坡近几年来的教育改革情况,提出21世纪新加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充满自信的人、自主学习的人、能做出贡献的人、心系祖国的公民”,并代表新加坡代表团对这次圆桌会议的上海承办方表达感谢。在主旨发言环节,长宁区教育局局长贾炜首先做了题为“无边界学习:让学习无所不在”的主题发言。贾炜从数字化对学生学习环境的影响分析开始,详细阐述了作为教育行政部门长宁区教育局对“无边界学习”的总体构想,并以长宁的三节无边界学习创意课为例,分析了无边界学习的内涵、特点和基本特征,最后着重介绍了长宁区无边界学习的三大重点实施项目——多样化学习终端、未来教室和网络课堂。新加坡南桥中学陈毅刚校长作了题为“新加坡的数字化(资讯科技)教育发展”、闵行中学校长余安敏做了题为“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过程重建,促进教学方式改变”、新加坡成康中学温秀玉校长做了题为“以新加坡成康中学为例谈数字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虹口丽英小学校长孙幼丽做了题为“丽英小学信息化教学之路的探索与实践”、新家坡弥陀学校吴宝德校长做了题为“数字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小学实例《松青网》”的主题发言。最后,双方与会代表就“信息化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区域平台建设”、“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硬件配套建设和管理”、“如何给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字化训练”、“新加坡教育信息五年计划”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互动研讨。新家坡中正中学校长王国华和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就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行了总结和互相致谢。会议在融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