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静安区教育局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中小学生学业效能:‘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证研究”——中学课堂增值行动专题论坛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举行。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教授,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助理谭轶斌和静安区教育局领导、总课题组核心组成员,区教育发展研究室专家、中小学校长、科研室主任、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区教育学院领导与一线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论坛由区教育局副局长戈一萍主持。 课题自开题以来,静安区围绕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得到了市区领导、专家的关注与支持,受到了各个基层单位的重视。课堂增值行动的实施,充分激发了本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活力。课堂增值行动从2010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历时两年时间,涵盖区内全部中小学。在第一次的增值案例征集中,共收到案例2097份,涉及全区总数80%以上的教师。通过两年的课堂增值行动,提升了全区中小学教师的“增值”意识,创设了积极的追求课堂“增值”的氛围,使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在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中得到发挥,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创意、人人作为、人人收获”的预期目标。 本次论坛包括经验交流、现场提问互动和专家点评等环节,7位老师交流了自己开展增值行动、探索减负增效的经验。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市教研室主任助理谭轶斌分别对7位教师的交流内容作了精彩点评。 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强调,增值行动绝不是拿出几堂公开课、优质课,而是全区对课堂减负增效的一种集体探索和协作攻关。课题结题过程是对研究进一步反思与提升的过程,即使增值行动在这一期间的任务完成了,但课堂探索改进行动将长期进行下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