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教育康复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来源:优易学  2013-7-13 18:16:08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为了进一步明确教育康复的学科专业定位,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近日,首届教育康复高峰论坛在沪召开。此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共同主办。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刘志敏教授、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谢敬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主任尤红及教育就业部副主任唐淑芬、滨州医学院校长王滨、华东师大副校长陆靖等出席本次高峰论坛并致辞。来自全国45所高校、57所特殊教育学校、25家康复机构的2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围绕教育康复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据悉,2013年3月,教育部批准华东师范大学设立教育康复学本科专业。华东师大成为国内率先设立该专业的高校,首届本科生将于今年九月入学。学校将培养其成为具备康复技能和特殊教育教学技能的“双师型”人才。    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昭鸣教授直言,目前我国教育康复行业人才明显供不应求。以言语听觉康复服务为例,言语听觉障碍人群有3542万人(其中言语障碍儿童329万,占9.3%),言语康复师需求量约14.2万人,但我国现有言语康复师仅0.45万人。教育康复行业归属现代服务业,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产业,这个朝阳产业急需大批专业人才。据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系主任杜晓新教授介绍,新设的教育康复专业就是要为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康复中心与民政福利院等机构,培养既能从事特殊教育教学任务,又能承担各类康复训练任务的“双师型”人才。华东师大教育康复专业的设立,将填补我国目前教育康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空缺。    据悉,正是基于教育康复学的学科交叉特色,华东师大三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言语听觉科学实验室、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实验室、脑功能基因组学实验室)将联手建设教育康复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推动学科融合和医教结合,建设世界一流的“教育康复学”学科。    论坛上,全国18所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分别进行了“医教结合”课程实践案例展示,总结了近几年实施“医教结合”改革的一系列成果与经验。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关爱特教园丁专项基金”推出了2013支持计划,拟于2013-2015年实施,从科研、人才培养、技能大赛多个方面促进我国教育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