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开拓创新推动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周济部长在全国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优易学 2013-7-11 0:41:57 【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办学,鼓励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与民办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要促进农村地区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校+公司+农户"、"学校+公司+专业协会+农户"、"学校+政府+农户"等农科教结合的办学模式。要促进东西合作和城乡合作办学,大力推进"2+1"、"l+1+1"和"1+2"等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西部和农村跨地区合作办学。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密切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大力加强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更新和培训,拓宽职业教育服务面向,实现学校与企业、社会的互利双赢。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在推进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办职业教育的所有制性质,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不能削弱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坚决反对那种把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一卖了之的做法,防止国有资产和公办职业教育资源的流失。 (二)大力推进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运行机制的改革 激活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蕴藏的办学潜力,关键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调动校长和教职工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调动积极性,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则是靠政策。近年来,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全国来看,还很不平衡,需要大力推进。新形势下,公办中等职业教育要学习借鉴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要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实现突破。改革的目的是要广开“才”路,唯“才”是举,使学校已有的人才活起来、动起来,还要吸引社会上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要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总量控制、微观放权"的原则,科学设置学校内部机构和岗位,实行灵活的编制管理办法,推行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岗位聘任制,根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对各类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推动学校教职工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鼓励学校自主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 二是要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实现突破。要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坚持以岗定薪、优绩优酬、教师为本的分配原则,制定校内分配方案,充分发挥分配制度的激励作用。要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校内结构工资制,积极推行工资总额包干,改变按在编实有人数直接拨付工资的办法,将个人利益与个人贡献相结合,使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挂钩,与学校的招生、培养质量、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相挂钩,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进一步激发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三是要在落实校长负责制方面实现突破。实践证明,办好一所职业学校,校长的作用非常关键。无论是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还是民办职业学校,只要是办得红红火火的,都离不开一个好校长所发挥的核心作用。要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切实落实校长在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人事聘用、财务经费支配和教育教学管理决策等方面的职权。要积极推广和完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公开选拔制度,进一步拓宽选人与用人的渠道,真正把那些有真才实学、有激情、有本事的人选上来。要实行校长任期制,促进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相对稳定,对于那些选准了的人,特别是在办学实践中创造了突出业绩的人,不要轻易地调动,让他们有了解情况、制定规划、实施规划和施展才干的时间。 (三)大力推进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要在落实就业为导向方面实现突破。职业教育和培训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和直接,与劳动力市场变化密切相关,必须贴近市场办学,做到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为社会培养急需、适用的人才。 二是要在建立灵活的教学制度方面实现突破。要适应不同需求,积极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探索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形式。要推广“学分银行”,实行选修制、弹性学制和分层次组织教学,使学习期限更加灵活、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内容更加实用,适应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三是要在推行“半工半读”方面实现突破。要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办法,切实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把学生技能培养摆在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行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是我们要切实抓好的关键突破口。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下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问题。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多数是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政府、学校和社会要关心他们,采取切实的措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当前,我们要抓紧研究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助学制度,对家庭贫困学生提供一定的助学帮助。我们还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扶贫资金安排一部分经费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也要努力采取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为贫困家庭贫困学生学习提供方便。 三、艰苦奋斗,真抓实干 加快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既是一项光荣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相关政策,狠抓落实,加快公办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县级职教中心的发展。 第一,要加强政府对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现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改革思路已经明确,关键是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地奋斗。很多地方的领导同志已经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他们说得好:“抓经济就要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经验表明,领导认识是不是到位,措施是不是得力,是中等职业教育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各地要把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完成“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战略措施,切实加强对深化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各项改革的领导。要高度重视集成各方面的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工作力度,积极利用“阳光工程”、“扶贫工程”和“再就业工程”,形成建设县级职教中心的强大合力,推进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将加快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研究提出促进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主动与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和发展规划部门沟通,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切实做好对包括县级职教中心在内的公办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统筹和协调,切实加强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的指导和支持,努力为其排忧解难,为公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第三,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发展靠实力,实力靠建设,建设靠改革。加快发展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同时,也是更重要的,学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认真借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些成功经验,积极主动抓市场,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内部各项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当前,特别要把做好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和落实扩招100万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第四,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加快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要坚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子女成人成才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大力宣传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为公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大力宣传和推广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大力宣传产业、企业界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事例,形成社会各界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要营造行行出状元、“劳动光荣”和“劳工神圣”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支持公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同志们,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中共中央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圣地,并形成了永远激励我们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延安精神。这次会议在陕西召开,我们更应该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更加自觉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抢抓机遇,艰苦奋斗,用我们扎实的工作,不懈的努力,进一步开创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