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人员认真开展调研工作,蹲点地区改革资金到位及时,学校秋季开学顺利 2006年第9期
来源:优易学 2013-7-11 0:41:44 【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教育部、财政部和全国保障办于今年秋季开学启动蹲点调研工作,36名蹲点人员在6个蹲点县的36所中小学校,迅速熟悉情况,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了解第一手情况。调研结果显示,今秋蹲点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总体上资金到位及时,学校开学顺利,运转正常,少数学校存在的问题正在研究解决。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改革资金到位及时。已经实行新机制的重庆永川市、四川安岳县、陕西长武县、甘肃泾川县24所蹲点学校,有22所学校9月初收到了免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截至10月10日,重庆永川市6所蹲点学校都收到了全部秋季改革资金;四川安岳和陕西长武两县的12所蹲点学校收到了秋季改革资金的50%,其余资金拟于11月底前下达到学校;甘肃泾川县的6所蹲点学校收到了秋季改革资金的30%,其余资金将分两批拨付给学校。 大部分学校的运转水平有所提高,农民教育负担大幅减轻。24所实行新机制的蹲点学校60%以上2006年同期财政预算收入比2005年有所增加,其中学年收入增加2万元的有5所,增加4万元的有4所。大部分学校能够保持正常运转,学校每月的财政补助收入基本与支出相当。如甘肃泾川二中现有在校生1904人,2005年财政没有公用经费拨款、事业收入421086元、勤工俭学等其他收入13069元,总收入434155元;2006年财政补助499048元(不含人员经费)、事业收入22960元、勤工俭学等其他收入5000元,总收入527008元。2006年学校总收入(不含人员经费)比2005年增加了92853元。 蹲点人员对490个农民家庭的调查结果表明,免除学杂费后,农民教育负担明显减轻,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70元,初中生年减负260元。 学校收费规范,未发现乱收费的情况。蹲点人员通过了解学校收费标准和对480位学生、490个家庭进行走访和抽样调查发现,实行新机制的蹲点学校除按“一费制”标准向学生代收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外,没有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尚未实行新机制的湖北红安县和河南临颖县蹲点学校严格按照本省制定的“一费制”标准向学生收费。 24所实行新机制的蹲点学校教科书的征订基本上是按照省定书目执行,小学最高是重庆永川市,每生每学期110元,最低是甘肃泾川县,每生每学期25.23元,平均每生每学期50元;初中最高是重庆永川市,每生每学期150元,最低是甘肃泾川县,每生每学期57.84元,平均每生每学期79元。 24所实行新机制的蹲点学校作业本费,小学最高是重庆永川市,每生每学期15元,最低是陕西长武县,每生每学期7.9元,平均每生每学期11元;初中最高是重庆永川市,每生每学期25元,最低是甘肃泾川县,每生每学期12.73元,平均每生每学期20元。 24所实行新机制的蹲点学校住宿费,最高的是四川安岳县,每生每学期120元;最低的是甘肃泾川县,每生每学期15元;一般在60-80元之间。 大部分贫困生领到了免费教科书,贫困寄宿生能够享受生活补助。6个蹲点县的蹲点学校对贫困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情况都比较好,未出现“先收后退”的现象。除四川安岳县蹲点学校为66.35%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外,其他学校均为所有贫困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陕西长武县、甘肃泾川县、四川安岳县蹲点学校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学生数占寄宿生总数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7.39%、41.27%、35.55%,陕西长武县地掌乡中学100%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平均在240元/年左右。 同时,蹲点人员还反映了少数学校在新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拨付不及时,个别学校获得补助的学生数比较少。24所实行新机制的蹲点学校,9月份只有5所学校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到位,重庆永川市蹲点学校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学生数占寄宿生总数的比例平均为8.89%;二是部分负债数额较大和规模较小的学校运转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设备、办公条件等没有资金进行改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