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表彰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的决定》(教高〔2008〕7号),2008年,我部共表彰了100名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为了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献身教改的崇高精神,推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经研究,我司决定编写《名师颂》(第四卷)。该书将以100名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的先进事迹为线索,讴歌、展示和弘扬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为做好《名师颂》(第四卷)一书的编写工作,现请你校协助落实稿件采写任务,选择熟悉教学工作,具有写作人物通讯经验的人员承担稿件的写作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文章形式与内容:本书采用人物通讯或特写的形式反映获奖教师的风采。文章应集中描述获奖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生动事例;客观体现他们关注教学改革、潜心教学的精神和个性魅力; 充分展示他们的教学艺术和师德风范;总结提炼他们创新教学方法的经验和感悟。为保证客观性,文章采用第三人称方式撰写。文字力求生动传神,有感染力,避免履历式论述。要对获奖教师进行深入采访,并采访其学生、同事和家人,以获取更多真实、感人的事迹。每位获奖教师一篇,每篇掌握在5000字左右。具体形式可参照《名师颂》(第三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二、文章格式:文章标题要求从获奖教师的事迹中提炼出来,简洁、生动、传神,能体现出获奖教师独特的风采和个性魅力。副标题为"--记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XXX",副标题右下角为文章作者的名字。行文中的数字、世纪、年月日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统计数字要准确。注意时间概念,本书将于2009年出版,所以文中的"今年"应指2009年。"XX年代前"应加上"XX世纪",如"20世纪60年代"。全文结束后附上作者单位,如有多位作者,请依次列上作者单位。 三、截稿日期:2008年12月20日。来稿(包括拍摄清晰的获奖教师工作照一幅)的电子文本发至教育科学出版社责任编辑的电子信箱。责任编辑:李正堂,电子信箱:lizt1919@sina.com;电话:010-64989445、13901396831。 来稿的书面文本由学校主管领导审核并签署同意意见后,加盖学校公章(同时提供一位作者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工商银行账号,用于给付作者稿费;身份证和账户名必须与作者姓名一致),并于2008年12月20日前寄至: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甲9号教育科学出版社李正堂收,邮政编码:110101。 四、该书的组稿、统筹、协调等有关工作由我司负责。联系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财经政法与管理教育处刘泽炀(电话:010-66097859,电子信箱:liuzeyang@moe.edu.cn)。 请有关高等学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对你校提交的文稿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名师颂》(第四卷)一书的编写质量,并请于12月1日前先将学校撰稿工作负责人的姓名、办公电话、手机、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用电子邮件发至李正堂和刘泽炀同志电子信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八年十一月四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