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孩子遂宁记忆
来源:优易学  2010-1-29 9:48:11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欢乐的舞蹈


自己独立洗衣服


离开遂宁前的最后一堂课

  灾区孩子遂宁记忆

  2008年8月底,遂宁迎来了来自四川省卧龙特别行政区耿达小学、卧龙小学的近500名灾区小学生,他们将在遂宁开展2至3年的异地复学。由于灾区学校提前竣工,这些异地求学的孩子也将离开遂宁这个“第二故乡”,回到他们自己的家乡。1月13日、14日,耿达小学、卧龙小学分别在大英县象山镇、安居区东禅镇举行了感恩回报文艺汇演,用真诚的歌声感谢遂宁人民的关心和爱护,用美丽的舞蹈表达对遂宁的依依不舍。16日,300名(中途有200名左右的学生转学至成都、绵阳等地)灾区孩子踏上了回卧龙的归程。

  歌舞感恩》》》

  13日早上8点,大英县象山镇耿达小学热闹非凡。来自灾区的孩子们换上了节日的盛装,脸上带着灿烂的微笑,迎接着每一个进入校门的客人。洁白的哈达献上来了,嘹亮的歌声唱起来了,优美的舞蹈动起来了,一切只为“遂宁家人,欢迎你们的到来,感谢你们的关心”。

  14日的感恩联谊会上,安居区东禅镇卧龙小学的上空洋溢着快乐的气氛,操场上围满了卧龙小学、东禅小学的学生,不少当地居民更是自带板凳前往观看文艺汇演。手语舞、配乐诗朗诵《我想对你说》《感恩的心》,朴实的话语、真诚的动作,表达了灾区小朋友对遂宁人民的感谢;藏族舞蹈《吉祥谣》预见的是风雨之后彩虹的美丽;舞蹈《雪域踢踏》展示的是雪域男子汉的热情和奔放;《欢迎你到卧龙来》热情地邀请遂宁的朋友们前去卧龙。和灾区孩子们的热歌劲舞相映衬的,是遂宁本地学生精心准备的歌舞,最后的锅庄舞更是把现场的气氛推到了高潮。

  “希望我们的节目能带给你们欢乐。”精心地准备着舞蹈,耿达小学学生黎泽林欢乐地笑着。来遂宁一年半,这些孩子脸上的“高原红”已逐渐消失,挂着笑容的脸上,远远看来,和本地学生并无差别。

  依依不舍》》》

  热闹的背后,是对遂宁的依依不舍和留恋之情。早在半个月前,三年级学生胡坤俊就精心为自己的好友——东禅小学三年级的吴小丫准备了礼物:一个非常漂亮的笔记本。笔记本的首页,胡坤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话语:“虽然我就要离开这里,但是我会永远记住我们的友谊。欢迎你到卧龙来。”

  “你看,这是掉的墨水擦不掉,这是圆珠笔的痕迹,这是我的名字……”六年级学生明思阳一一为记者指着课桌上的“印记”,“很舍不得,我会永远记住这里的。”

  虽然只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半,孩子们却对遂宁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里处处留着他们曾经生活过的气息和痕迹,这里曾给灾后的他们带来了阳光和微笑。“遂宁是我们的第二故乡。”面对镜头,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在卧龙小学校操场右边的墙上,贴着学校的月刊《路》,上面的文章记载着灾区孩子对遂宁的留恋:“是您给了我们母亲般的关爱,您是培育我们的第二摇篮,我要用最美的语言赞美您,将最红的鲜花献给您,将最响亮的山歌唱给您……”

  遂宁记忆》》》

  大事一:武装硬件。2008年7月至8月,我市分别投入130余万元改善原小学硬件设备,装修了学生教室、寝室,购置齐了厨具、餐具,添置了课桌椅、办公桌椅和学生床;并为各班配备了彩电、吊扇、饮水机、热水器、洗衣机,准备了各种生活用品。

  大事二:软件提升。2008年8月底,卧龙、耿达小学先后与东禅、象山中学结成联谊学校,将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纳入了当地片区教研室统一管理。教研交流,常规教研活动、教师培训活动、文体活动的开展,完全与片区内各校同步。同时,我市教育系统多次派专人对卧龙、耿达小学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大事三:人文关怀。2008年11月,我市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为灾区来遂异地复课师生进行特殊关爱活动,当地政府和市环保局解决学生的饮水问题;市妇联与安居区、大英县一道组织好学生到市内参观学习,并进行心理疏导;团市委负责为两校联系安装亲情免费联系电话;民政部门牵头负责解决两所学校近500名师生御寒冬衣问题……

  大事四:社会关爱。中秋佳节,我市志愿者带着月饼和孩子们一起庆祝;寒冷冬日,市民政部门向耿达、卧龙小学捐助200余套冬衣被和5000元善款;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走出阴影,市路政大队的公路法“六进”文艺宣传走进校园,带来欢声笑语;读天下书走天下路,在市区教育部门的组织下,师生走进宋朝青瓷博物馆、广德寺等地参观旅游。

  遂宁收获》》》

  走出地震阴影灿烂微笑 五年级学生宋志杰亲身经历了地震的可怕,刚到象山镇时,他总是沉默着行走在校园里。经过老师耐心的开解和同学的热心帮助,如今,宋志杰已能平静地提起那场灾难。欢乐的笑声中,灾难已经渐行渐远。

  生活中的“第一次” 对于卧龙小学四年级学生马小兰而言,一年半里,她有着许多生活中的第一次。第一次自己动手洗碗,第一次自己梳头,第一次远离父母单独过生日,第一次和陌生朋友过中秋……每过一个“第一次”,马小兰就细心地记下来,打算带回家给父母看。

  开阔视野 卧龙特别行政区是山地,主要产大豆、玉米等,课本上的一些作物如芝麻等,连老师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身。来到遂宁后,黄素珍老师乘着节假日经常带孩子们到田园采风,认识各种农作物。学生们还到广德、灵泉、宋朝青瓷博物馆参观,增长了不少见识。

  感恩的心 “你们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这份恩情我们永远难忘。”卧龙小学范校长感慨颇深。学生们心怀感恩,他们制作了手工卡片,排练了手语舞《感恩的心》,学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收获还有很多,比如真挚的友情、进步的成绩、生活的快乐……正是这些收获,让这些孩子在遂宁的生活色彩斑斓,在他们的童年记忆里独一无二。

  (记者 胡蓉)

责任编辑:喜羊羊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
  • 没有推荐文章